• 26阅读
  • 0回复

英国“欧洲病夫”的形象正在改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3-17
第7版(国际)
专栏:

英国“欧洲病夫”的形象正在改变
孙毅
英国政府近年来通过推行货币主义政策、减少政府的干预,恢复自由管理制度,实行工会改革、税制改革,并注重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使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1987年英国成为发达国家中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基本摆脱了“英国病”的困扰,其成就令人瞩目。
英国经济长期呆滞的局面正在改变。1987年经济增长率估计为4.8%,不仅远超过欧洲经济共同体成员国平均实际增长率2%的水平,也高于日本(3.9%)、美国(3.8%)的经济增长率。这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首次出现的现象。
英国经济形势好转还表现在:失业率持续下降,到今年1月份失业率为9.2%,这是自198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7年来停滞不前的制造业出现转机,1987年头10个月已比上年同期增长5.5%;财政收支状况也明显好转,1987—1988年度头7个月财政赤字比上年同期下降8.8%;个人工资在1987年年增长率已达8.5%,这在西方国家中增幅是最大的。根据工业联合会统计,由于就业增加,特别是近几年来通货膨胀率下降,居民实际收入提高,1987年国内消费开支增加了3.6%,预计1988年也将增加3.4%,这就为英国经济今年继续增长提供了动力。
英国经济明显改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是玛·撒切尔政府推行的一系列经济政策的结果。
玛·撒切尔政府上台伊始,就宣称奉行货币主义政策,恢复自由管理制度。在国内经济领域,一方面减少政府对经济的管制,反对政府过多地干预经济生活,重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为厂商提供一种较为“宽松的经济环境”,以提高企业的活力;另一方面,率先在西方国家中推行国营企业私有化政策,从而减少了政府的财政开支,提高了这些企业的经济效益。在国际经济领域,英国取消了实行40年之久的外汇管制,任由英镑自由浮动,为英国经济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复兴国内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英国经济好转的另一个原因是,近几年来产业结构的调整与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据统计,近3年来,英国高技术产业的年均增长速度已达18%,企业新产品投放市场的比例高达45%以上,在西方国家中位居前列。由于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推动了传统工业的改造,使英国劳动生产率增长的速度跃居西方国家的前列。
此外,工会改革,限制工人罢工,减少了罢工造成的经济损失;税制改革,通过一定程度的减税和免税刺激企业投资等也是推动英国经济好转的重要原因。
当然,也有的经济学家认为,英国经济的发展速度“过热”,超过了英国经济本身的承受能力。例如,目前英国经济发展主要是靠刺激消费作为经济发展动力的。这使银行信贷迅速膨胀,从而导致国内通货膨胀的回升。而为了抑制通货膨胀,政府将会保持较高的利率,这将严重影响国内投资的增加。再如,由于工资提高较快,产品成本升高,将削弱英国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
虽然如此,人们仍普遍认为,经过几年努力,英国经济同10年前相比确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当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降到西方国家中最低的国家之一,执政的工党政府被迫像一个发展中国家那样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规定接受贷款,被人们称为“欧洲病夫”。如今尽管英国经济还有许多困难,但已基本上摆脱了缠绕多年的“英国病”的困挠,并逐步恢复它应有的地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