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我国居民消费和储蓄的新变化——来自一万余户城乡居民的调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3-18
第5版(理论)
专栏:调查报告

我国居民消费和储蓄的新变化
——来自一万余户城乡居民的调查
何家成 张学军 张荣刚
1987年上半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居民行为课题组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次居民消费和储蓄行为抽样调查。接受这次调查的居民,分布在29个省、市、自治区,共计10459户,其中城市居民6352户,农村居民4107户,共取得120万个原始数据。这次调查得到了国家统计局城市和农村抽样调查总队的大力协助,调查结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尽管在这以后,市场情况又有些变化;但从这次调查中,仍然可以反映出现阶段我国居民消费和储蓄的一些特征。市场:消费品供应明显改观
改革以来,我国消费品市场发生的可喜变化是:市场供应大为改观,长期困扰我国人民生活的消费品普遍、持续匮乏的状况,已基本扭转。
一、数量型短缺已基本扭转
以往消费品短缺,特别是基本消费品那种普遍、持续不能保证供应的数量型短缺,并不是发展中国家的一般规律,更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然产物。它的根源主要在于实行了高度集权管理的僵化经济体制,以及相应采取的传统的经济发展战略。因此,当经济改革起步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突破之后,消费品数量型短缺存在的基础也就随之动摇。
从我们调查的情况看,绝大多数样本户居民对改革以来消费品的市场供应状况感到满意或基本满意。其中45.3%的城市居民和49.2%的农村居民认为,目前已不存在有钱买不到东西的现象;47.9%的城市居民和37.5%的农村居民认为,这类现象与改革前相比已明显减少;5.8%的城市居民和10%的农村居民认为,非商品(指各种消费性服务)供应的增加可以弥补商品供应的相对不足。只有1.1%的城市居民和3.3%的农村居民认为,现在消费品市场供应不好,有钱没地方花。
我们的调查进一步表明,不同收入阶层的居民,对消费品市场形势的看法有一定的差别。在对市场形势表示满意的居民中,低收入阶层比重最高,占该阶层居民的94.4%;中收入阶层其次,占93.1%;高收入阶层相对较低,占91.7%。对农村和城市居民的态度进行比较,也显示出相同的趋向:农村居民对市场形势表示满意的比重较高,而城市则比较低。这里的突出问题是,有些食品的供应波动,有些消费品因质量、档次不高而影响人民生活的质量型短缺。这本身恰恰说明,9年来改革所引发出来的问题,即如何满足人民生活向小康水平发展的需要,正在呼唤加快改革、深化改革。
二、市场物价的变动趋势
市场物价的变化及其走向,从来就是人们判断市场形势的一项重要指标。近年来部分商品特别是部分食品价格较大幅度的上升,更成为人们议论市场形势的一个焦点。在这方面,样本户居民的倾向性也十分明显:
(1)认为“市场物价将进一步上涨”的居民,城市为93.6%,农村为81.4%;持相反意见的居民,城市为6.4%,农村为18.6%。
(2)认为“消费品供应将越来越丰富,质量也越来越好”的居民,城市为76.0%,农村为64.1%;持相反意见的居民,城市为24.0%,农村为35.9%。
城乡居民对市场形势作出这种双向型的预期表明,物价上涨和消费品供应日趋丰富包括质量日趋提高,既是今后一段时期,也是改革以来我国消费品市场格局的一个基本特征。因为人们的预期,特别是消费者对市场的预期,主要来自他们以往的生活经历。近年来,国家先后几次调整了不合理的价格体系,也逐步放开了很大一部分商品的价格,这些措施不可避免地引起了物价总水平的上升,但也有效地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大大地刺激了生产,从而使消费品供应日益丰富。
广大居民作为消费者所期望的,当然是消费品供应丰富与物价平稳两者组合的市场格局。他们按照这种标准来评价今天的市场,对其中的物价上涨,自然会意见纷纷。但与传统体制中的市场格局相比,与那种不仅存在消费品的普遍短缺,而且存在着以排队等待、到处搜寻、凑合替代、凭票购买和被迫储蓄为特征的隐蔽性通货膨胀的市场格局相比,他们也的确感到今天的市场格局已经出现了实质性的好转。
因此,几乎不需要任何经济理论的诱导,他们对今后可能出现的物价上涨,就能作出最切合自身利益的正确反应。当我们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物价进一步上涨,您的选择是:(1)从银行提款买东西;(2)不提款,但相应减少新增储蓄;(3)既不提款,也不减少新增储蓄。”样本户居民回答中,选择第一项的,城市仅为14.2%,农村为11.3%;选择第二项的,城市为39.8%,农村为34.3%;选择第三项的,城市为46.0%,农村为34.4%。消费:结构正在发生变化
随着实际收入的增长和市场状况的明显改观,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比以前有了提高,他们的消费方式、消费结构和消费心理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总起来看,我国居民消费向新的需求层次跃升,已成为历史的必然。
一、基本需求日益增长
基本需求,即维持生存所必需的消费需求,是居民消费支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情况下,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基本需求的绝对量就越大,而相对量则越小。我们以国际上通用的“线性支出系统模型”,对我国城市居民1 981至1985年消费结构的变动情况,进行了理论模拟和测算,得出的结果如实地展现了经济改革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实惠。
(1) 1985年,我国城市居民每人每月的基本需求,包括食品、衣着、日用品、文娱用品、书报、医药、其它商品和非商品等九个方面的支出为49.02元,比1981年的32.53元增长了50.7%,剔除物价上涨因素后,仍有较大幅度增长。
(2)基本需求中的日用品、书报和医药分别增长76.36%、1 21.05%和1 72.41%,大大超过了其它基本需求的增长幅度。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些物品越来越成为人们基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从而意味着我国居民基本需求的结构和质量已经得到改善。
(3)基本需求支出占人均收入的比重:1985年为71.7%,比1981年的78.0%下降6.3个百分点。我国居民在其现有的家庭预算总额中,消费支出的选择性空间已有所增加。
(4)从全体城市居民的角度看,实际收入低于基本需求支出线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1985年为27%左右,比1981年的34%下降了约7个百分点。我国贫困人口随着改革的深入不断减少,广大居民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
二、高档耐用消费品进入家庭
近年来,我国居民家庭消费中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耐用消费品的进入和普及。从调查的情况看,截至1986年底,城市每百户居民平均拥有彩电37台,冰箱22.7台,洗衣机73.3台,成套家具27套。如果按家庭资产拥有量分组,高资产组中,每百户居民平均拥有彩电81.6台,冰箱61.5台,洗衣机89.1台,成套家具50.8套,基本上已经到了饱和状态。
居民的购买和储蓄倾向,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高档耐用消费品的普及势头。(1)14.3%的城市居民认为,即使收入水平不再提高,也要把购买高档耐用消费品作为自己近期内必须首先实现的目标。(2)22.1%的城市居民认为,他们进行储蓄的目的,首先是为了购买高档耐用消费品。另外,根据测算,城市居民的储蓄余额中,有35%准备用于购买耐用消费品。
三、新的消费趋势
在现有消费水准基础上,广大居民怎样设计和选择自己的未来呢?从调查情况看,在我们列出的12项消费目标中,大多数城市居民的选择集中于“提高食品质量”、“增加供养子女的费用”和“购买高档耐用消费品”这三个方面。分阶层来看,高收入阶层比其它阶层更倾向于“提高食品质量”,作出这种选择的人数占该阶层样本总数的44.2%;中收入阶层比其它阶层更倾向于“购买高档耐用消费品”,其比例为17.6%;低收入阶层更倾向于“增加供养子女的费用”,其比例为26%。这也表明,我国居民的消费选择是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沿着供养子女——买高档耐用消费品——吃得更好这样的线索而逐级递升的。
这里,低、中收入阶层的消费选择,虽没有偏离消费层次跃升的一般顺序,但他们在温饱问题得到解决后,选择转向耐用消费品的步子过猛。而高收入阶层的选择,在耐用消费品需求已基本得到满足之后,不是像某些国家的居民那样转向奢侈品、住房和劳务消费,而是反过来重新回到吃的方面。
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体制方面。如食品价格的扭曲、住宅的非商品化、第三产业或劳务供给的严重不足,以及在消费战略、消费政策和消费观念上的不符合国情等等,是不容忽视的原因。广大居民,特别是高收入居民的消费选择,标志着新一轮消费浪潮的兴起。从总体上看,它反映了我国经济生机盎然、居民生活蒸蒸日上的总趋势,但也应看到,无论是“耐用消费品热”,还是重新回到“吃”的方面,其锋芒所指,恰恰是我国最薄弱的两个产业部门——高技术产业和农业。对这种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协调的矛盾,绝不能掉以轻心。因此,为了使我国居民消费能够正常地向新的趋势跃升,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进一步按价值规律的要求办事,既使消费选择进入正常的序列,又使高技术产业和农业得到大的发展。
储蓄: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近年来,我国居民生活所发生的另一个重大变化是,储蓄率和储蓄余额直线上升,储蓄的增长已超过了收入及消费的增长,并日益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支点。
一、被迫储蓄的转变
被迫储蓄是传统体制中的固有现象。市场商品供不应求,居民即使有钱也难买到消费品,势必产生被迫储蓄。当市场供应大为改观时,人们自然就能相应地摆脱这一降低生活质量的怪病的困扰。
在调查中,当问道“在您现有的全部储蓄中,是否有一部分是因为买不到满意商品而不得已存入银行”这一问题时,64.2%的城市居民和88.5%的农村居民回答:“否”。这表明大多数居民认为自己没有被迫储蓄问题。而且,即使对那些认为有被迫储蓄情况的居民来讲,他们的被迫储蓄存款在自己的全部存款中,也仅占很小的部分,在城市约为13%,农村不过5%—6%。
需要具体分析的是,如果说存在某种被迫储蓄,其性质也与过去有很大不同。
(1)被迫储蓄现象主要集中于城市高收入阶层的居民,这部分居民对消费品的质量档次要求较高。
(2)准备购买耐用消费品的居民中,被迫储蓄的比重较高(达51.9%),而出于其它因素进行储蓄的居民中,被迫储蓄的比重相对较低。
(3)对商品质量要求较高的居民中,被迫储蓄的比重也明显偏高。在宁愿用高价格买高质量耐用消费品的居民中,认为自己有被迫储蓄现象的人数比例高达87.1%,反之则较小。
事实说明,当前的“被迫储蓄”,基本上是属于质量型被迫储蓄,主要不是由买不到生活必需品而引起的。相对来说,它的定向性强、稳定性高,因而在一般情况下它不会冲击市场,居民的储蓄正在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二、居民储蓄动机
从调查情况看,城市居民储蓄的选择主要集中于三项:一是为了购买高档耐用消费品,占22.1%;二是为了供养子女或赡养老人,占31.1%;三是为了家庭成员婚丧嫁娶等,占31.0%。这三项合计占样本总数的84.2%。农村居民的选择除集中于生产性储蓄和盖房储蓄之外,其他情况与城市居民相仿。
总起来看,现阶段我国居民的总储蓄中,有相当大的部分带有“延期消费”的性质,这同改革前那种储蓄余额极低,且“奢望不高”的情况相比,显然是一个进步。从宏观上看,储蓄的迅速增长,对我们这样一个资金短缺的发展中国家来讲,会带来积极的影响;但也应看到,目前居民的储蓄动机过多地集中在短中期消费方面,较少地集中在中长期消费(如退休后消费)及其它非消费性储蓄(如资产性储蓄)方面,因而从存款到提款的平均周期较短,不利于更好地把储蓄用于支持国民经济的发展。形成这种特点的一个基本原因,仍然是我们的经济体制还有缺陷,如我国居民的就业和退休风险较小,资金市场尚未发育,以及收入分配过于平均,难以形成积累资金的动机,等等。这就需要深化改革,使储蓄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以真正成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一个强有力的新支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