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子弟兵同各民族人民鱼水相依 民族地区驻军积极支援地方建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3-19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子弟兵同各民族人民鱼水相依
民族地区驻军积极支援地方建设
本报讯 人民解放军各部队积极参加民族地区两个文明建设,为促进民族团结和民族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部队把帮助少数民族群众发展生产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许多部队积极宣传党的富民政策,传授科学技术,传递经济信息,帮助少数民族群众发展商品生产。驻西藏、甘肃、宁夏、新疆、青海、内蒙古、海南、湘西、凉山等地的部队和人武部,在近3年中帮助15万多户少数民族群众摆脱贫困,走上了致富道路。湘西苗寨拉务村过去95%的农户吃粮靠返销,用钱靠贷款,生活靠救济。总后某仓库大力帮助该村农民培育良种,实行科学种田,发展多种经营,现在全村人均收入515元,90%的农户有了存款。3年来,驻少数民族地区的部队主动参加重点工程建设1800多项。北疆铁路是国家“七五”计划的重点项目。去年4月,新疆军区先后出动两个团的兵力参加筑路。指战员们冒春寒,战酷暑,每天劳动10多个小时,完成了40多公里的筑路任务。许多部队主动帮助当地群众建电站,修水渠,兴办了大批公益事业。驻云南前线的部队一边作战,一边帮助驻地彝、苗、壮等少数民族群众架设大小桥梁87座,修蓄水池、打水井35个,铺设引水管道 4360米。内蒙古、西藏、新疆、青海、云南等地发生火灾、水灾、雪灾和地震等10多次大的自然灾害,人民解放军共出动近10万多名指战员,救出15万多名各族群众和大批财产。
目前,在少数民族地区有军民共建点2552个。1982年以来,部队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建立了200多所小学。驻牧区的部队则因地制宜,帮助牧民建立“马背小学”、“帐篷小学”、识字扫盲班、夜校等。西双版纳军分区派出干部、战士为驻地哈尼、布朗、基诺、瑶、佤族等10多个少数民族开办扫盲班、文化夜校,为97个村寨举办了各种科技讲座,使大部分男女青年摘掉了文盲帽子。驻新疆、西藏、内蒙古的通信部队和地面卫星接收站,帮助驻地建成78座地面卫星接收站和电视差转台。驻少数民族地区部队医疗卫生部门经常派出医务人员,给少数民族群众送医送药,帮助民族地区建立了上千个医疗站。
在共建中,各部队把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作为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几年,到西藏拉萨朝觐、插经幡的群众增多,青藏、川藏公路沿线的兵站、哨所主动协助朝觐转经群众解决食宿困难。在部队利益与群众利益发生矛盾时,部队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新疆军区某团农场在营区内打了一口机井,群众反映机井离坎儿井太近,影响坎儿井水量。部队认真考虑群众利益,立即决定停钻填井,并且承担了4000元的赔偿费。(刘文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