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拿来主义”要立足科学——几起引进失误的教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3-20
第2版(经济)
专栏:

“拿来主义”要立足科学
——几起引进失误的教训
本报记者 季音
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最近几年间,我国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就,引进的规模之大,收效之显著,在我国经济建设史上是少见的。在工作中,也有少数单位,发生了一些失误,暴露出在这项工作中还存在不少缺点与弊端,有待改进。
把国外的科技成果“拿过来”为我所用,本身也是一项科学实践,来不得主观主义与官僚主义
中国人民建设银行的同志告诉我这样一件事:北京有一个部门,在早些时候以650万元从英国引进了一条年产400万支荧光灯的生产线。投资这么多的工程,事先却没有进行认真的可行性研究和认真的实地考察,以至闹出许多笑话。最荒唐的是,国外设备运到后,才发现准备安装这条生产线的厂房太小,容纳不下,于是又投资1 000万元另建厂房。由于草率引进,矛盾一个接一个发生,投资从650万元增加到3570万元。1 986年投产后,年产日光灯仅有设计能力的8.5%,当年亏损137万元。据调查测算,到1 990年,这条生产线的产量也只能达到设计能力的60%。不顾条件的盲目引进,加上管理的落后,使先进设备没有带来先进的效益,反而成了一个沉重的包袱。
了解情况的人士对记者说,现在有些企事业单位对引进国外技术是“热情有余,谨慎不足”。专家们说,实行“拿来主义”,把别人的科学技术成果拿过来为我所用,不只是做一笔简单的买卖,也是一项科学实践,必须严格按科学程序办事,来不得主观主义与官僚主义。有些部门的失误就误在这里。他们在决策之前不进行周密、审慎的调查,掌握可靠的国内外信息;也不发扬民主,组织专家进行科学论证,而是以行政权力替代科学决策,草草拍板,就难免不受惩罚。
有些企业急于通过技术引进改变生产的落后状况,这种愿望未可厚非,但他们只看到今天,不看到明天,忽视对未来发展前景的科学预测。可是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产品更新换代越来越快,目光短浅是不行的。南京有一个工厂就是在这个问题上吃了大亏,花了数千万元外汇引进的一条生产线,最后被迫停产。
宏观管理失控,同一行业、同一地区的重复建设,造成了巨大浪费
有的企业在引进中竟出现了这样的失误:新设备从国外运到,抓紧安装投产之后,却发现没有足够的原料,先进技术无用武之地。黑龙江就出现了这样的怪事。这里有个大乳制品厂,从丹麦引进了全套乳品加工设备,一天能加工鲜奶200吨,而这个厂1985年3月建成投产后,日收购奶量只有四五十吨,还不到生产能力的1/4,新机器“窝工”,企业连年亏损,无力偿还建厂所用的国内外贷款。
这个乳品厂所以陷入困境,既有微观决策的失误,也由于宏观规划的失控。建厂初期,这个厂对牛奶产量的预测就有盲目性。不料在该厂建设过程中,当地又先后建起三个小乳品厂,形成了日处理鲜奶40吨的生产规模,这些小厂与大厂争收鲜奶,使本来已经不足的奶源更加喂不饱新设备。宏观管理的失控,不仅带来了黑龙江乳品厂那样的后果,还有更突出的问题,是同一行业、同一地区内争相重复引进,这方面的浪费尤为惊人。这几年服装机械、食品机械的大量重复引进,就是个突出例子。据轻工业部门提供的材料,近二三年中,进口食品机械达3000台套,花外汇近3亿美元,其中冰淇淋机有700多台,雪糕机300多台。许多重复引进的设备,技术性能与规格都相差无几,本来依靠我国的科技力量,是不难做到国产化的。
失误大体有两类,一是缺乏经验,工作粗疏,这是多数;二是不正之风作祟,两者往往相互渗透
引进失误大体有两类:一类是对这项新工作缺乏经验,工作粗疏,加上领导上的官僚主义,以致出了差错,这是多数;一类是不正之风作祟,少数干部以权谋私,甚至还隐藏着受贿或变相受贿一类的违法行为。这两种情况又往往相互渗透。有些人把引进技术作为出国的跳板,明明国内可以制造的设备却要向国外引进;明明应让精通本行业业务的技术专家出国经办的事,却让一些不懂行的行政领导干部去包揽;明明可以通过其它渠道获得所需的技术资料,却要去周游几国。有些人在业务交往中放弃的警觉性;或者在对方的盛情款待下,酒酣嘴软,随便作出错误的许诺,直至上当受骗。浙江建材工业总公司和上海市南汇县引进陶瓷饰面板生产线的失误,就是两个例子。浙江建材工业总公司的原经理轻率听信外商的吹嘘,从一个只有几名职工的外国小厂引进了一条大型陶瓷饰面板生产线,后来发现,这套设备的质量根本没有过关,还处在试验阶段,引进以后,工厂进行了两次技术改造,仍然未能生产出合格产品,国家损失318万元。
许多调查材料说明,发生失误的不少企事业单位,往往缺乏严格的行政法规和岗位责任制,功过不察,奖惩不明,有功者得不到奖励,一掷万金的渎职者不受惩处,这种状况滋生了也保护了失职行为。本报1月16日2版报道的湖南株洲市木材厂引进失误,直接经济损失400多万元,负有主要责任的原厂长竟然调任木材公司党委书记,连轻微的处分都没有。人们尤其不满的是,许多重大的引进损失,主要出于上级决策者的失误,却往往由基层单位背黑锅,而不追究决策者的责任。有些地方和部门,在引进中一误再误,根源盖出于此。由此看来,大规模引进新技术这件开放政策下出现的新事,与官僚主义与旧体制是不相容的。杜绝失误,就得改革旧体制,铲除旧作风。
改革开放政策结束了我国多年来的闭关锁国,成千上万的国外新技术如同一股股强劲的新风,吹进了各行各业,结出了累累果实。
在汹涌的开放大潮里,有少数人落水,甚至翻了船,这不足为奇。重要的是,要善于从失误中汲取教训。现在我国沿海地区已经开始了一个历史性的进军:发展外向型经济,让更多的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从国外引进现代新技术的工作也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引进国外技术耗资动辄万千,而且多为来之不易的外汇,在这个岗位上的国家干部有责任把这项事业干得更好,把失误减少到最低限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