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卡丹帝国”访卡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3-20
第7版(国际)
专栏:

“卡丹帝国”访卡丹
孙乃 徐建中
在北京早就听说,巴黎商界有个庞然大物,人称“卡丹帝国”。在法国总统府周围,有它的饮食、服装业等商店。“帝国”的主人皮埃尔·卡丹是个经营有方的大企业家,也是第一流的服装设计师。他富有远见,早在10年前就将目光投向开放初期的中国市场,举行时装展销,并开设了北京崇文门的马克西姆餐厅。
春节前夕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从北京来到巴黎。
巴黎春来早,越冬的一片片茸茸小草,已经兴冲冲地伸出了绿色嫩叶。但毕竟还是寒冬初过,香榭丽舍田园大街两旁高大的栗子树,还没来得及向游人展示她那迷人的绿荫。
巴黎皇家路的马克西姆餐厅诞生于1893年。优越的地理位置和90年的苦心经营,使它从一个普通酒吧跻身法国第一流的餐厅。社会名流频频来此聚会,餐厅实际上成了一个时髦的社交场所。1981年,皮埃尔·卡丹从这所餐厅的参加者变成了它的主人。
一天下午,主人邀请我们在马克西姆共进晚餐。
餐厅里座无虚席。卡丹先生兴奋地举杯:“今天有20多位外国记者来到这里。我为其中有中国记者光临而倍感荣幸。”
我们顾不上细细品味一道道美肴佳酿,也无心欣赏乐队演奏的古典名曲和即兴起舞的男女宾朋的优美舞姿:为了悉心倾听卡丹叙说他的创业史。
他是意大利人,两岁时随母亲移居法国。18岁起在维琪地方的红十字会当会计,学到了经营管理的经验。之后,卡丹转入一家时装店当裁剪师。该店迁到巴黎后,他被介绍到巴黎最大的一家时装店……
卡丹以自己的名字独自开店,开始于1950年。他自选布料,自己设计和裁剪。几年功夫,他设计的时装已名扬遐迩,许多厂家竞相仿制。
1970年,卡丹买下了原属巴黎市政府的一所建筑,亲自设计加以改造,建为剧院并设有餐厅。如今它已成为一个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人称“卡丹天地”。
说到“卡丹天地”,我想起了在那里看到的一场时装表演。卡丹时装表演每年在此举行两次,一次是男装,一次是女装,分别在2月份和9月份的第一个星期举行。我们参观的这次虽说是男装表演,却也有少数女装参展。在女装模特儿中,我们认出了一名中国人,她就是石凯。
那天,卡丹的公关小姐还带我们参观了正在巴黎举行的国际时装展销会。展厅规模宏大,由各家的玻璃展厅组成了一个密集的街区。在卡丹公司的两个展厅里,我们看到了西服、领带、鞋子、腰带等展品。售货员向我们展示了下摆在右左口袋后侧开叉的男服新式样,和下端偏角的新式领带。这里顾客盈门,都被这新颖的设计吸引住了。
卡丹先生是个艺术家,不光是在服装和家具的设计方面,更重要的是在经营方面,他是个富于开拓精神和善于抓住时机的艺术大师。他不断地到世界各地旅游,为他的事业发现和开拓新的领域。他去过97个国家和地区,现在那里都有他的铺面。他还注重人才的培养,自己办了个拥有2000名学员的学校——马克西姆国际专科学校,专门培养从事饮食业的商业人员。学校中已有37名中国学员,费用全部由学校负担。
卡丹先生为何对中国怀有特殊的感情?他说:“我的事业是靠自己的双手,从零开始发展起来的。因此我理解中国。早在1978年我第一次访华时,我就向我国大使说,中国将有很大发展。我始终是这样看的。”
自那以后,从1979年开始,卡丹公司在北京举行了好几次服装表演,规模由小到大;并培训时装模特儿,举行服装展销。现在天津已有生产卡丹服装的厂家。
卡丹不以此为满足。他还打算在北京最繁华地段——譬如王府井,开设一爿销售卡丹服装的商店。正如巴黎的卡丹服装店与马克西姆餐厅相距不远那样。卡丹在北京的代理人宋怀桂女士富有想象力地描绘说,如果人们在崇文门的马克西姆餐厅享用一顿美餐之后,再散步到王府井买件卡丹服装,将是一件十分称心的事。卡丹说,为了推进拟议中的这项合作,他将于今年春暖花开时再度前来北京。
谈到北京,我们的话题不免又扯到龙年—长城。卡丹说:“马可·波罗修复长城计划,是我首先介绍到中国的。”我们还谈到将于今年6月初在北京举行的“拯救威尼斯—修复长城”大型国际活动。届时,包括一流演员在内的世界名流将来北京参加义演、假面舞会、游园、联欢晚会等。
握手告别互道“北京再见”时,我们祝愿这位出生于意大利的法国设计大师龙年好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