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绿色环境与人类生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3-20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绿色环境与人类生存
绿色植物与人类不断地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绿色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在城市中人口稠密,直接和间接地消耗着大量的动植物和矿物资源,以满足其衣食住行之需,同时产生大量的生活、工业、交通三废和噪音。园林绿化能够给空气污浊、噪音喧哗、建筑密集的城市,带来新鲜、清洁而富有生命力的环境。特别是有林地段的温度较低和建筑群的高温形成了城市中的气流交换。建筑群上空的污浊暖空气上升,绿地中的清洁冷空气流向建筑群,改善了城市大气的清洁度。因此,园林绿化是改善居住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
人们工作一天以后,回到住宅,希望能获得一个安静、清洁的绿色环境,来缓解生理和心理上的压抑感。据天津园林绿化研究所对三种不同类型居住区的绿地进行环境效益的测定分析:居住区绿地内比不绿化的空旷对照点在夏季降低1.3—8℃,可减尘4.24—27.2%,可减菌为29—65%。绿地空气中的阴离子积累较多,它可以调解体内血清素的浓度,有效缓解“血清素激惹综合症”引起的弱视、关节痛、恶心呕吐、烦躁郁闷,能改善神经功能,调整代谢过程,提高人的免疫力。经常处在优美、安静的绿色环境中,皮肤温度可降低1—2℃,脉搏每分钟减少4—8次,呼吸慢而均匀,血流减慢,心脏负担减轻。因此,绿色环境有利于高血压、神经衰弱、心脏病人恢复健康。
(摘自《道德与文明》第1期 贺振 徐金祥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