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风险与社会主义沈迎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3-21
第1版(要闻)
专栏:每周论坛

风险与社会主义
沈迎选
随着改革大业在各个领域展开,“风险”这个字眼,也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提到了。
——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不仅使像《咱们的牛百岁》中田福那样的懒汉难以混日,即使勤劳的人,不论务农、经商、做工,也都或轻或重地感到与个人利益息息相关的风险压力。
——在城市,改革使职工收入与企业效益开始挂起钩来。经营不善的企业会受到黄牌警告,长期亏损还会破产。这就是说,社会主义的企业家和工人也有“丢饭碗”的风险了。
——干部制度引入竞争机制,使滥竽充数和屡“战”屡败之辈,越来越难于栖身。搬走了终身制的“铁交椅”之后,当干部也有风险了。
——连上大学都有了风险,一些学校实行了留级需补交培养费的办法,并且几年以后,大学毕业生将自己求职,国家不包分配。
风险,日渐其广地面临到更多人的头上。好事?坏事?人们在风险面前疑惑、彷徨、警醒、奋起。
多少年来,形成了一种观念,社会主义就应该“人人有事做,人人有饭吃”,哪怕是一个人的事五个人做,效率奇低也不打紧,反正社会主义不能饿死人。好像毫无风险就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殊不知,这种观念,包括形成这种观念的旧体制,正是使人变懒、缺乏创造力,缺乏竞争意识,使社会凝滞的症结所在。
猴子为什么变不成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们没有经历猿进化为人所面临的残酷的自然环境变化的风险和在压力下的不断进化。进化之树每萌发出一条新枝,都是经过磨难,适应环境之后才能向上伸展的。实际上,人类社会也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类似的法则。过去,我们长期不敢承认这一点。然而事实是,社会的进步需要有一个存在压力、危机感和风险的社会内部机制。至少直到现在,在任何一个社会中,如果每个人都不必为满足自己的基本需要而作出努力,这个社会就一定毫无生气和活力,它的发展绝不会快。
我们的社会主义搞了30多年,成就世人公认。但也不容否认,我们前进的速度太慢。这里有人为造成的社会动荡的原因,也有社会中缺乏一种逼人奋进、拚搏的机制的原因。
风险,这是人类社会同样也包括社会主义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它是保证每个人都各尽所能的外部压力,也是社会主义前进的内部动力。
伴随改革的发展,风险对每个人来说都会越来越明显。我们在观念上附加给社会主义的错误的东西必须抛弃,厌恶、害怕风险、不敢勇敢面对挑战的?琐、保守心态必须改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