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症结还在思路陈旧——杭州市发展外向型经济“听诊会”侧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3-21
第3版(经济)
专栏:

症结还在思路陈旧
——杭州市发展外向型经济“听诊会”侧记
新华社记者 黄国文 纪静如
这是一次别开生面的座谈会。杭州市20多家出口创汇骨干企业的厂长、经理、市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头头”,以及二十几家驻杭新闻单位的记者坐在一起,共同“会诊”一个问题:杭州市的外向型经济闻鼓鼙而步履维艰,到底毛病出在哪里?要开些什么样的“药方”?
企业家们在自诉病症时,摆出了不少症状:资金、物资上的“贫血症”,政策上的“肠梗阻”,部门、行业之间衔接上的“关节炎”,还有不敢甩到国际市场上去的“胆怯症”,面对稍纵即逝的时机却仍缺乏紧迫感的“麻木病”等等。看来用“多病缠身”形容杭州市外向型经济不为过分。
针对“多病缠身”症,杭州市市长钟伯熙的“诊断”是:大家摆的病状,都属“表寒”,真正的“本症”是不少领导机关和干部思路陈旧。
确实如此。由于我们一些同志思路陈旧,意识不到这样一个道理:发展外向型经济必须要通过我们传统经济的“转轨变型”来实现。会上,几乎所有的出口创汇企业都提出了出口产品原材料紧缺的尖锐矛盾,这是一个老毛病了。“大进”的前提是“大出”,为“大出”而“大进”。然而到目前为止,似乎还很少有人在“大进大出”上做点文章。
据说,原因是他们认为,由地方垫付外汇进口原材料,让企业加工出口而创汇大头却要交给国家,不合算,不愿吃这个亏。这固然反映了国家政策上的一个问题,但是,这恰恰也说明了,我们从上到下对发展外向型经济战略方针还不太适应。还没有能自觉、主动地把“一头在外,小进小出”的路子转到“两头在外,大进大出”上来。
流动资金不足,也是一个普遍叫喊的问题。企业怨银行,银行摆苦衷,双方都有道理,又都拿不出什么好办法来。其实,这正是思路陈旧导致办法陈旧的结果。过去,我们多少年来就是沿着“靠投入要产出”的路子走过来的。你要我创汇,就得先给我资金;你给我多少资金,我就给你创多少外汇,似乎已经天经地义了。然而,广东省却不是这样。他们放手让全省几百万农民去搞来料加工,我只出一块地皮、几间陋房和大批劳力,至于资金、原材料乃至机械设备,都由港商包了,结果一年就赚回了5亿多美元工缴费。而浙江省,过去有些同志却觉得来料加工是“小儿科”,“油水”不大,不屑于干,也没引起重视,对“三来一补”该放的权也没全放,以致白白放过了这条很为“实惠”的创汇之路。杭州市近5年才赚回来料加工的工缴费5000万美元。
记者曾留心注意几家骨干创汇企业代表的发言,发现有很多人在谈到企业发展计划时,都有一句“立足国内”。这恐怕反映了企业在走外向型道路上还患有“摇摆症”。既然是外向型企业,为什么不敢打出“立足国际”的口号?这固然有企业本身的原因,但一位厂长的话提醒了人们:“摇摆症”的根源,还在于我们一些经济领导部门仍在用传统的产品经济框框来套外向型企业。
思路不对,人们也很容易错把优势当劣势,或误将劣势当优势,导致整个经济工作方针的偏误。
杭州市有大批充满活力的乡镇企业和城镇小企业,本来这是一支适应国际市场对劳动密集型产品需要的创汇生力军,是一大优势,然而过去不少同志却把它看成是与大企业争原料、争市场的负担。结果,全市4.6万家乡镇企业,只有226家能生产一些出口产品,年出口收购值占全市工农业总产值不到1%。而对外经营、企业管理恰恰是我们的劣势,但我们一些同志却不敢放手与外商合资、合作,让外商来管理企业,或让外商独资办企业,生怕给外国人赚钱,“肥水外流”。
有的同志说,如果没有广东人那种“遇到红灯绕道走,遇到绿灯快快走,没有灯时摸着走”的勇气和韬略,即使杭州有地处长江金三角这一有利条件,也无法迈开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步伐。
“听诊会”尽管花了宝贵的一天时间,但人们都认为很值得,因为,它既让人看到了自己身上的病症,又找到了症结所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