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森工企业振兴之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3-21
第3版(经济)
专栏:

森工企业振兴之路
本报评论员
经过建国以来几十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建立起一个规模可观的森林工业体系。奋战在深山老林的大大小小森工企业,为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目前,森工企业普遍面临两大难题。一是资源危机。经过30多年的开发,现在已有不少企业可采资源基本枯竭,而且这样的企业还在增多。二是经济危困。由于资源下降,许多企业“无饭可吃”或“吃不饱饭”,生产和生活欠帐很多。这两大难题的出现,有指导思想的失误,也有历史的和客观的原因。林业建设长期以来重取轻予,重采轻造,木材价格低,资源过量消耗……这些问题日积月累,使森工企业陷于艰难境地。
森工企业与整个林业共兴衰。森工企业的危机,就是整个林业的危机。森工企业要维持生存,继续发展,出路何在呢?一条路是单指靠从外部来改善条件,例如等着调整木材价格,减免税收或靠国家大幅度增加投入。另一条路是,在外部条件一时改变不大的情况下,下决心搞好内部改革,靠改善企业的经营机制,靠挖掘自身的潜力,靠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来救活森工企业。外部条件的改善是重要的,需要各方面增加投入,需要全社会大力扶持,但国家财政现在有困难,不可能一下子拿出许多钱来。当前主要还是要实行内部改革。
应该指出,与其他行业相比,近几年森工企业改革的步子不大,有的甚至还没有进入“角色”。一些森工企业至今沿袭老一套的管理办法,“大锅饭”照吃不误。这种情况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机制,是今年国家经济改革的重点。林业部最近做出决定,在森工企业全面推行投入产出包干承包责任制。这是搞活森工企业的重要措施,一定要紧紧抓住不放,尽快落实。森工企业的活力,广大林业职工的积极性,是发展林业的动力和基础。只有在承包经营中解决这两个问题,才能使森工企业摆脱困境。
特别要强调的是,森工企业不同于一般工矿企业。它有一个重大的课题,就是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森林资源是森工企业存在的基础,没有了森林资源,企业谈何振兴!因此,森工企业承包就不能单纯与税利挂钩。否则,必然助长多砍树,破坏森林资源,后果不堪设想。承包首先应与保护和发展资源挂钩,这是森工企业实行承包经营的基点。坚持了这一原则,森工企业才能在改革中健康发展。
森工企业实行承包经营,既不让多砍树,又要增加效益,岂不矛盾?其实,砍树能赚钱,搞多种经营更能赚钱。林区是一个巨大的宝库,运用科学技术,合理开发利用,就可以使自然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事实说明,改变过去以砍木头为主的老习惯,树立大林业观念,是森工企业摆脱困境、从恶性循环中走出来的必由之路。森工企业过去普遍存在着经营粗放的问题。越是粗放,越有潜力可挖。有人说,森工企业稍微在管理上下点功夫,就可以获得很大的效益。这话是有道理的。
森工企业能否振兴,关键在于企业自身。但也要重视外部条件的改善。对于森工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需要得到各方面的支持与帮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