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招牌与个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3-21
第8版(副刊)
专栏:

招牌与个人
焦勇夫
招牌是厂家或商家的一种标志。它的制作似乎向来没有法定的格式,只要醒目、有吸引力,怎么做都可以。
去年冬天以来,有消息说,全石家庄市为了马胜利所在的石家庄造纸厂的招牌问题引起了纷纷议论,几乎闹开了锅。有的说这块招牌是马胜利精神上的又一次解放,是他向旧的习惯势力的又一小小的冲刺;有的说马胜利这回可是“原形毕露”,捅了大漏子;有的明确指出,马胜利招牌的要害是突出了他个人,他马胜利有什么了不起,他的成就还不是上靠党的领导,下靠广大工人的支持,可是他在招牌上这么突出他个人,那又把党的领导和广大群众置于何地?有人甚至上纲到说这是拿他个人进行招摇。
我趁到石家庄公务的机会,特地绕道到造纸厂门前走一遭。
果然不同凡响!在厂大门的偏右上方,有七个大约20厘米见方的小字“石家庄造纸厂”,接下来是五个大上四倍的烫金行书大字“厂长马胜利”。在门口的上面还竖立有比那几个字还要大的“中国马胜利造纸企业集团”一排红色大字。这招牌的确别致!遭来是非褒贬的物议,恰恰就出在这别致上。但我想在此奉劝马胜利同志,千万不要就此收场,还要继续别致下去!因为,中国需要别致,需要名实相副的别致!
马胜利的招牌究竟犯了哪一款“天条”呢?第一这是无法否认的事实;第二,这也没什么新鲜,王安电脑、张小泉剪刀,不都是把从业者的大名标在了头里,并且以此名世的么?何以轮到马胜利,就犯了突出个人的错误呢?问题倒是出在多年形成的思想的禁锢上,出在多年来我们在对个别领导个人迷信盲目崇拜的同时,却又对个人(特别是非工非农非兵的“异端分子”或企业家)、能人的作用的过分漠视乃至否认上。多年来,每当总结工作,成绩总是归功于党的领导和劳动群众的创造,这完全正确;但问题在于,这当中个人作用和贡献,特别是脑力劳动者、管理组织者的作用和贡献,常常被挤得没了位置。这在很多人心里,养成了一种精神上的平均主义,否认在事实上特别是在竞争中存在着的能人、强人与常人、庸人的差别,更严重的则是完全颠倒。党的领导、群众的支持同个人的水平本事是并不矛盾的;有大本事的人恰恰善于处理并结合这三者的关系。那种把已经冒尖儿的人才硬抹下去的人,恰恰暴露了既不符合党的领导,又不符合群众心愿的个人无能而已。正如鲁迅所说:“不要只用力于抹杀别个,使他和自己一样的空无,而必须跨过那站着的前人,比前人更加高大”。我想,我们所急需的不是要用力整倒站出来的改革者,而是要干得超过马胜利,出更多的牛胜利、王胜利……。据朋友告诉我,“厂长马胜利”五个大字,正是应全厂工人要求嵌上去的;而河北省委书记龙年初一第一个拜年对象就是这个突出的马胜利。
1988年3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