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李正行的“甜蜜事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3-22
第2版(经济)
专栏:

李正行的“甜蜜事业”
新华社记者 郗永年
“一人不端铁饭碗,千户捧上蜜罐罐”,这是甘肃中部贫困地区蜂农赞扬养蜂专家李正行的话。李正行1983年自动放弃国家干部的工资待遇,到“苦甲天下”的中部地区帮千户农民养蜂3万群,去年户均养蜂收入1000多元。如今养蜂农民罐中有蜜,脸上有笑,都从心里称赞这位勇于改革的知识分子。
李正行今年61岁,50年代初期大学毕业,从事养蜂教学研究数十年,经验十分丰富。甘肃一般人养的蜂冬天死亡过半,他设计的蜂箱却可使蜜蜂安全越冬;他从蜂箱边听听声音,就能知道箱内蜜蜂的活动和酿蜜情况。可惜过去受政策限制,他爱蜂却不能养蜂。80年代初期他到甘肃省畜牧厅工作,新出台的改革政策,使他下决心向组织正式提出不端“铁饭碗”,做个普通蜂农下农村帮农民养蜂。1983年7月,他如愿以偿。
李正行知道,陇中18个贫困县养蜂不是缺他一个人、一张嘴,而是缺一大批科技人才。他决定从培养人才着手,向农村传播科技火种。他来到贫困的陇西县,在城南一座荒山上租了几间房子,买来180箱蜜蜂,从陇西、会宁、通渭等县招来34名中学毕业的农村青年,办起教学实验蜂场。他和学员背着蜂箱,到处追花夺蜜,边养蜂边教学,效果很好。学员学会了放蜂、摇蜜、采王浆、收花粉、防病治病等技术;当年蜜蜂繁殖到400多群,产蜜近万公斤,盈利1.4万元,他的工资和教学经费自给有余。此后,他又用这种办法培训了300多名学员。学习期间蜂场每月给每人发工资56元,毕业时给每人无偿送蜜蜂20箱、蜂具一套。这些人回去后成了养蜂骨干,带动左邻右舍一起养蜂。
几年以后,陇中农民一有养蜂技术、二有工具、三不愁产品销路,养蜂事业迅速发展起来。蜂农从2000户发展到3000多户,70%的养蜂户达到脱贫标准。
从1983年7月至今,李正行没有拿过国家任何报酬,每月只从自己养蜂收入中领取一份相当于他过去当干部的工资。他的教学蜂场已发展到有千群蜜蜂,累计向国家缴税35万元。近几年他还编写出版了50多万字的论文和著作。抚今追昔,李正行感慨良多,他说:“党的改革政策就是知识分子的蜜罐子,党给了我蜜罐子,我才给了群众蜜罐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