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阅读
  • 0回复

爱国公约给张鑫泉家庭带来幸福和喜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2-01-13
第4版()
专栏:

爱国公约给张鑫泉家庭带来幸福和喜悦
方天
四川省成都市一区张鑫泉是这样一个居民:解放前,他靠赶乡场摆摊摊糊口,一顿饱一顿饥,共产党来了,生意好做了,他才开起个颜料铺,去年六月间颜料铺的生意由二百万元很快扩大为六百万元。当时特务造谣说:“蒋介石还要打回来。”张鑫泉听到气得直冒火。提起蒋介石,他记起了过去的苦难日子,他在本街第一个带头响应抗美援朝总会的号召,订立了家庭爱国公约。他的家庭爱国公约是:“追查谣言,检举坏人,拥护政府镇压反革命分子;不取巧,不偷税,拿出所得纯利一半捐献买飞机支援志愿军。”因未经家中充分讨论,首先遭到妻子温玉素的反对:“检举坏人,你到那里去检举?赚点钱要捐出一半,自己吃啥子!”张鑫泉才觉得要把爱国公约执行好,首先要打通母亲和妻子的思想。因此,除去开会,他就在屋里和家里的人谈心。使她们慢慢懂得:不抗美援朝,不镇压反革命,就保不住自己的好日子。全家不同程度地都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在这个基础上,除通过原有两条爱国公约外,并认真增订了三条:“参加居民学习,做好优抚工作;保证教好子女;夫妻互敬互爱,团结闹生产。”并约定每半月检查一次。但到检查时,有时没人开腔,有时说说算了,做不到也不检讨。张鑫泉想:“现在有了缺点只要坦白,群众就会帮助你纠正。屋里头的事,为啥子不能对外人讲呢?”他提出请群众帮助检查公约,全家都同意了。但各人有各人的想法,儿子对母亲有意见,妻子对丈夫有意见,都想借此机会评评是非。第二天晚上,张鑫泉把附近的居民约集到铺门口,自己先讲了一下订立爱国公约的经过。他的一个七岁的孩子茂青先发言了:“那天下大雨,妈要我去端面,因为路滑,把碗摔碎了,妈不问什么原因,便打我
一顿。”小儿子大胆提意见,感动了温玉素,她检讨了教育子女不该打骂,还检讨了自己不该故意藏起区里的通知,不让丈夫去开会等。张鑫泉检讨了对烈属、军属帮助不够,不尊重妻子意见,开会下来不传达的缺点。这次检查会,全家都发了言,群众也给提了些意见。最后并推选温玉素为爱国公约检查人,此后便每半月由温玉素领导检查,有时还约请群众参加。居民陈建春说:“我参加张鑫泉家检查一次爱国公约,便受到一次很好的教育。”
爱国公约给张鑫泉的家庭带来了幸福与喜悦。经过不断地检查和修订爱国公约,温玉素的觉悟程度和爱国热情大大提高,夫妻间更团结了,丈夫出去开会,妻子照料生意,不再关起铺门故意把顾主碰走。不到三个月,张鑫泉的生意由六百万元发展到
一千多万元,增产捐献数目逐月增加,由每月二万五千一百元增至三万一千七百元。他家的税款都是提前存到银行,做到月税月清,全家九口人的生活,从不能维持到能够维持并进一步改善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