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阅读
  • 0回复

期待更真切的批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3-22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期待更真切的批评
黄国柱
时下人们对文艺批评的不满已越来越明显了。新时期十年,文艺批评有所改观,批评逐步走向自觉和自信。但近年来,评论中出现的种种弊端,又不能不令人忧虑。有些批评者装腔作势,故弄玄虚,随心所欲,不认真研究被批评的对象,用生造杜撰的名词术语招摇过市;有的装出宏观研究的架式,又不研究文艺实践的总体态势,空话连篇,华而不实;有的则从“小圈子”出发,互相吹捧,曲意奉承,故作媚态……凡此种种,虽然不能一概而论,但相当多的人在相当程度上失却批评个性,失却真切的热情,大概是难以否认的事实。
个中原因,自然很复杂。有的是出于对十年浩劫中大批判开路的“棍子评论”的憎恨,以至于矫枉过正,连正常的批评也取消了;有的是出于对新时期文学成就的热忱、厚爱,而过犹不及,变成无边的宽容;有的是碍于中国人“人情大于王法”的传统心理定势,不愿去得罪哥儿们和朋友;有的出于因袭的谨慎和持重,担心“批”错了什么,落得“保守”、“僵化”的名声;还有的,则出于审时度势的顾忌,收敛起自己批评的锋芒,免得被喜欢抑或习惯于“上纲上线”者引为同路……凡此种种,都加剧了“批评难”的恶性循环,使批评陷于一种窘迫局促之中。
当人们呼唤真切的批评出现的时候,其实是隐含着对华而不实的状况的不满,同时也表明了对批评正常化的期待。而真切的批评的实现,其前提便是大的政治气候的稳定和谐,能使“审时度势”者们打消顾忌。令人欣喜的是,改革开放的大趋势,日趋稳定和谐的大气候,终于给我们的批评领域带来了新鲜的气息,出现了“不说违心话”的坦率的说理批评的好势头。那些从具体作品具体事实出发的指名道姓的批评,对名家名作的批评,情况虽然各有不同,不论批评者、反批评者是否有各自的偏颇,但这种热烈的批评气氛的出现,无论如何是令人兴奋的。
当然,这仅仅是有所改观。由来已久的“批评难”的问题的彻底解决,恐怕也非一朝一夕的一蹴而就的事。除了政治大气候的客观条件之外,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文艺界自身关系的调整和理顺。仅就批评而言,就有批评家和作家,作家对批评家,作家和作家,批评家和批评家,批评与反批评等等多重关系。但无论这种种人际关系多么复杂,批评的正常化首先需要的是一种真诚。没有真诚,就没有平等可言。我认为真切的批评,最终表现的是一种人格、一种坦诚、一种智慧、一种执著、一种追求、一种气度和胆识。托尔斯泰对莎士比亚颇不以为然,鲁迅和郭沫若也曾互相“攻击”,但这并无损于他们彼此的伟大。出于真诚,便会产生气度。能够坦诚地批评别人的人,也能够坦诚地接受别人的批评。伏尔泰说过这样的意思,即使我不同意你的意见,但我也要用生命来捍卫你批评我的权利。这样的胸怀,是值得钦佩的。批评的正常化,最终还有待于我们整体上精神境界的提高,这样才能超越文人间的恩恩怨怨,不断从批评中获得前进的动力。
俗话说,真理是不怕批评的。换过来说,批评是需要真理的。没有坚定的理论操守,没有清醒的理性认识,也就不会有真切的批评。批评标准问题,历来都有分歧。20世纪以来,各种批评流派更是各执一端,众说纷纭;从各自的立场观点出发,会对同一部作品产生极大的歧义。我以为,批评的尺度和标准是可以多种多样的。但是,不论互相的看法相距多么远,都要采取一种科学的严肃的态度。那么,批评越尖锐、争论越激烈,则越是说明了批评主体的充分解放,也越有利于正确的结论的出现,同时也越有利于创作的活跃与繁荣。
批评的最终目的在于创造和建设。纵观文学艺术的历史,每一次进步几乎都伴随着对阻碍进步的思想观念的批评、批判。与此同时,每一种新的学说、理论乃至具有先锋性的优秀之作的产生,也都面临批评的考验和挑剔。无论从哪个意义上说,批评都是重要的。我们无法硬性规定批评一定扮演什么角色,但创造和建议不能离开批评。批评本身则更需要创造和建议。一个有勇气、有胆识的批评家决不会为眼前的蝇头小利或情面义气所拘,更不应以“圈子文化”来障碍生气勃勃的批评建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