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一个研究范例的联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3-23
第8版(副刊)
专栏:品书札记

一个研究范例的联想
吴方
眼见近年文艺批评与研究一片活跃,目不暇接,有如唱戏——“唱、念、做、打”,行当甚多。但静下来思量,似乎“花架子”与“老套子”不少,“空论”的成分多于“实做”的成分。这个“热”那个“热”,主张发了不少,接下来,虎头蛇尾了,过眼朦胧了,说“雨过地皮湿”大约是不错的。自然,更为难解的是一些无多大效益的争论,逞了笔墨,费了精神,误了时光,更令人起“言浮于事”的感慨。
近日读了一本重版旧书《孟姜女故事研究集》,读后喜悦而惘然。这本几乎遭到忘却的书是已故顾颉刚先生编著的,算来已是60年前的事了。未想这个挺冷的题目,竟曾燃起过顾先生以及钟敬文先生等人的热情,如今虽已为陈编故纸,却自有不会被遗忘的价值。
使人感兴趣的,不是孟姜女故事本身,而是作者的研究眼光、方法和态度。我们往往会觉得这类题目真是不值一做,但顾先生却认为:“天下事只有做不做,没有小不小,只要你肯做,便无论什么小问题都会有极丰富的材料,一粒芥菜子的内涵可以同须弥山一样。”他说了也做了,即从某一故事的演变入手,经耐心、细致的搜讨,对材料加以考辨和纵横(时间和地域)比较,便大致能勾勒出一个文学形态演化的系统,理出其变异、转化的规则。而这样做的意义又不局限于对俗文学或经典之作仅作本事考据的旧范围。可以说,这项工作对于现代意义上的中国文学研究是有开创性的。尽管作者也许并未意识到——他提供了一个新的而又实在的研究范例。
我们一方面会惋惜于这个范例在60年间未能产生广泛的学术影响,另一方面会由此而联想到:今日的文艺批评和研究欲求更大发展,也需要建立类似的范例。这种范例毕竟太少了。
透过一个故事演变的描述范例,我们或可了解,一种偶然的现象如何因社会政治、文化的影响而带上了必然性,而且历史和艺术的不同要求又如何在其中错综消长;观察故事如何“随顺了文化中心而迁流,承受了各时各地的风俗而改变,凭借了民众的情感和想象而发展;我们又可以知道,它变成的各种不同的面目,有的是单纯地随着说者的意念的,有的是随着说者的解释的要求的;我们更就这件故事的意义上回看过去,又可以明瞭它的各种背景和替它立出主张的各种社会的需要。”在这种平朴的眼光里,已经隐含着一些现代学科方法的胚芽,比如实际上已经开辟了比较文学的方向,触发了文化批评的契机,开拓了对俗文化以及神话、传说的研究领域,以至于同西方晚起的结构主义理论、接受理论在功能上亦有暗合之处。尽管不免还有理论提升不够及言犹未尽之憾,顾先生的工作总归称得上空谷足音。且还有作学问上的格调更为难得,如不好发空泛之言,不唯经典,不重雅轻俗,不赶热闹不怕寂寞等等。所以刘半农称赞他:“你用第一等史学家的眼光与手段来研究这故事,这故事是二千五百年来一个有价值的故事,你那文章也是二千五百年来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刘半农所谓“有价值”,显然也包括研究本身所体现的宏观气象,取势高远,视野宽广,在历史比较中,有前所未发的内容、兴味可资发掘。这个研究范例本身也说明,时下有些流于空泛、主观的宏观研究颇为人所诟病,原因并不在这种研究本身,却常常是与研究者的准备不够,匆匆上马有关系的。其实宏观研究的前途远大得很,只要你实实在在安心去做,就会发现宏观与微观本是相辅相成的。老子说:“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故而顾先生虽然是从大处着眼,又是找了细处入手。这样看来,宏观并不是简单地见林不见木,微观也不是简单地见木不见林,二者并非相斥相离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