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乐在深心种砚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3-24
第8版(副刊)
专栏:

乐在深心种砚田钱君匋
我的同窗好友陶元庆先生在30年代去世,鲁迅先生非常慨叹,认为从此中国很难找到一个理想的教授图案的人。当年灯下读到先生的纪念文字,不觉泪眼模糊,为元庆,为先生,也为自己。那年月我虽然酷爱书画篆刻,也写新诗、散文,也作曲,但都是业余活动,为了养家活口,在开明书店当美术编辑,设计装帧,才是我的专业。这些事在老板眼里近于打杂,并不看做艺术创造。我的同行们也一样。处于抑郁状态下的实用美术得不到发展,是很正常的。
光阴荏苒,我从事书籍装帧已将近60年,不过在退休之后,书画刻印才成为我的专业,对书籍装帧已经退居业余活动,但还是很有兴致的。
现在书籍装帧——工艺美术的队伍壮大了,韦君琳便是这队伍中的普通一兵。他家境清寒,早年丧母,仅仅为了证明没娘的孩子一样可以成为对人民有用的人,一开始就勤勤恳恳,默默地耕耘着,习画18年来,出版了5本小书,虽不太成熟,也算初试锋芒。尽管艺术评论家们反响不大,然而,他撒下美的种子,却走入橱窗,走上书架,走入商店,一束一束小花,开在报刊题头文尾,开在农村黑板报上,开在碗碟杯盒上,并不局限于书面,比我的领域广阔得多,这总是令人欣慰的事。一个人平凡的劳动,同千千万万同胞们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发生了联系,为别人增添了美的享受,对美术工作者来说便是最大幸福,可以终身乐在其中。
君琳的画,采撷题材的范围很广,人物、山川、花草、鸟兽、虫鱼,都是他创作的素材,我以为奔放不足,严谨多于灵动浑涵,希望他多多写生,多临前人名画,精读画论,苦习书法,多从诗词名作中吸取灵感,把一般人视为匠艺的工艺美术,提高到诗意逞深、气度淳厚、动人心弦的艺术境界。既有民族特色,又有鲜明创作个性。
当年,鲁迅预言过:在连环画作者群中,
会出现新的福楼拜和巴尔扎克。我要说:工艺美术园地中,同样会产生达·芬奇、拉菲尔、毕加索、库尔贝、莫奈、列宾、马蒂斯、莫迪
里安尼以至荆浩、关同、徐熙、黄荃、青藤、
白阳、八大、石涛、赵之谦、吴昌硕、齐白石那样的大师。历史是一条没有尽头的长河,能涌出什么样的浪花,要时间来回答,要后代子孙来证明。
君琳很年轻,作品也年轻。到下个世纪,他还不足花甲之年,只要锲而不舍,前程是灿烂的。
君琳自学成才,没有文凭,这件事会不会给他带来一些歧视?但愿没有就更好。其实,名牌大学未必没有出过草包,名教授的弟子未必都出色。我认为一个作者的作品就是文凭。做人、治学,名实相副为上,有实无名,个人不应计较,只要坚持苦干,甘于寂寞,有实学,名会自来。万一无名,也没有什么遗憾的。有名无实,无名无实,那就不在议论范围之内。无论教育事业多么发达,也不可能人人大学毕业。为了重视人才,我想借此机会为无文凭而有实学的人们呐喊几声!
我老了,成就有限,回顾往事,不免悔恨。君琳到我这个年纪时,比我们这代人有成就,那就是我写此文的主要原因。
未来属于今天无名的青年,愿他们奋飞!老年人要助他们一阵东风,乐于为无名青年开路,完成艺术史上的接力赛跑!(附图片)
忆故乡小景(中国画) 韦君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