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会场外的两组镜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3-26
第2版(要闻)
专栏:

会场外的两组镜头
袁建达 李春元
镜头第一组。
地点:北京天安门广场。
时间:1988年3月25日下午,离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还有1小时30分。
广场上,一辆辆全国人大代表乘坐的大小汽车陆续开进临时停车场。数千名群众在警戒线外翘首观望人民大会堂。一位身穿米黄色风衣的中年男子站在人群中。他是北京市某机关的干部,叫陈德恩。
问:您是北京人吧?您对今天将召开的人大会有什么感想?
答:国家正在进行的改革和经济建设,都需要后继有人。通过大会,我们盼望有一批年富力强、精力充沛的领导人走上重要的领导岗位。
来自张家口市驻军某部的解放军战士李晋,坐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下的石阶上,眼睛久久地盯住驶来的每一辆汽车。
问:你在看什么?
答:我想看到军队代表走进大会堂。盼望他们能在会议上多和地方的人大代表交心、通气,通过他们使全社会更多的人能对军人理解和了解。因为现在很多人都认为和平时期的军人都是在白拿钱、吃闲饭。对于部队中也存在的请客送礼风和官僚主义作风,盼望代表们提出从根本上根绝的好办法。另外,军衔制问题是部队干部战士谈论最“热”的话题。
两名来自吉林省柳河县孤山子中心医院的男同志,在纪念碑东侧和我们相遇。
问:你们二位叫什么名字?
答:我叫项洪德,他叫洪德珠。
问:你们对将召开的大会有什么要说的吗?
答:对卫生系统的改革,我们看速度有点太快。过去我们医院是国营,现在承包了,有些人为了拿奖金便从患者身上打主意。开大药方,对患者很不利,有损于医院的名声。我们建议大会对卫生系统的改革多做些考虑。
一对青年男女在广场东侧席地而坐和我们聊起来。男的叫龚文生,是锦州市酿造厂的工人。女的叫郑绪清。
问:现在大会堂要开什么会,知道吗?
答(女):物价问题不解决开什么会我们也不往心里去。(男):我对承包担心最多的是承包者光让机器干活不保养,你包3年完事了,换个人承包,机器一坏,我们工人跟着倒霉。不知大会能否把这些小事儿也订个制度发下来。
镜头第二组。
地点:北京火车站。
时间:下午3点10分至50分。
在第二候车室,不少旅客手拿当天的《人民日报》在阅读预告人大会议召开的消息。
一个小伙子正坐在长椅上看报纸,我们打搅了他。他拿出工作证让我们看,上写:“张成”。单位一栏写的是:“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
问:你对当前改革抱什么态度?
答:大气候喜人,土政策治人。我们所人才过分集中,想到乡镇企业中显身手,但所里规定,留职停薪,收入还要上交40%。富裕厂不用人,用人的地方哪来这么多钱雇人呢?结果还是人才闲着没事干。希望大会能制定对科技人员干事业更放宽、更合理的法律。
在第一候车室,刘永胜、刘庆喜等10多名来自河南省林县的青壮年农民,正甩着老K。
问:人民大会堂正开什么会?
答:不知道。
问:你们对政府有什么要求吗?
答:让我们有饭吃、有衣穿就行。化肥和日常吃的、用的东西别再一个劲涨价,应该提高粮食收购价格。
问:你们挣的钱全都归自己吗?
答:县、乡、村层层都要扣我们的钱,说是手续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