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企盼振兴教育振兴祖国——访七届人大代表、七届政协委员苏步青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3-27
第2版(要闻)
专栏:

企盼振兴教育振兴祖国
——访七届人大代表、七届政协委员苏步青
本报记者 刘学渊
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在公布的七届人大代表和七届政协委员的名单里,都有苏步青的名字。这位86岁的复旦大学名誉校长、著名数学家来京出席会议,心情非常高兴。记者前往拜访,老人谈锋甚健,集中说的是教育问题。
苏步青教授是六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盟中央参议委员会主任。切入话题,他开宗明义:“实现四个现代化是我国最大的政治,我们参政议政,应当来参与这个政治,议论这个政治,包括教育在内”,他有力地把手一挥,“都要为这个大目标服务。”他略微停顿后接着说,现在许多大学喜欢搞基础理论研究,而忽略了应用科学,应用科学恰恰是四化建设最需要的。不是说基础理论没有用,从长远看,有用的,但远水救不了近火,工农业生产迫切需要的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一些大学研究生毕业分不出去,或者分出去又退了回来,什么原因?你纯理论方面搞得很深,但脱离实际太远了,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浪费了。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生用不着招那么多嘛!
苏步青教授早年留学日本,曾获理学博士学位,1931年回国执教,培养出了像谷超豪这样国内外知名的数学家,但他谦虚地说:“我们这些人对过去那一套比较熟悉,比较内行,但怎样培养四化建设亟需的人才,我们就外行了。要继续学习,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应当多出对四化建设有用的人才!”说及此,老人用右手的食指重重地敲了几下茶几的桌面。
“我们的教学科研”,苏教授挺了挺身子,继续阐述他的看法:“范围太窄,基础太窄,急于求成,专业分得过早过细,学经济的不懂数学,学数学的不懂经济,这个不行。现在搞科研,需要多方面的知识,不但是自然科学同社会科学分不开,就是每门自然科学之间也是互相渗透。因此,我们的大学教育应当把学生的知识面拓宽一些,大学一二年级不要分专业,到三四年级再说。四化建设需要我们对教育的体制、内容抓紧进行改革、调整,希望政府有关部门通盘考虑。”
“前几次人大、政协会议上,代表们对教育经费问题反映较多,不知您有何看法?”记者话音刚落,老教授敏捷地接过话题:“我们国家人口多,底子薄,一下子不可能给教育拿出很多钱,这个大家能理解。现在的问题是,教育经费在国民总产值中的比例要保证。”他伸出双手比划说:“比如像一块蛋糕,蛋糕大了,教育多得一点儿,蛋糕小了,教育少得一点儿,这个好理解。问题是现在蛋糕小了,不按百分比,有些部门照样得到一大块,而教育却被挤了,今年又要压缩,这怎么能行?教育经费紧张,而有些部门浪费现象实在太厉害了。”他引证材料说,1980年到1985年,全世界各国平均的教育经费占国民总产值的比例是3.3%,而我国只有2.6%,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样一来,问题就大了。你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不可能办到,因为教育是基础,教育上不去,你人才没保证。希望从上到下进一步认识教育的重要性,该给教育的钱一个也不能省!”
苏步青教授执教已60个春秋,深知教师的甘苦。
他说:“现在物价涨得快,教师工资就增那么一点点儿,解决不了问题。如果让教师整天为菜篮子、房子、孩子奔波,他就不可能全心全意搞教育工作。现在,小学教师不安心,师范院校招生很困难,大家都不愿当教师。”他抬高了嗓音,“这是很大的问题哟,比工农业减产还要厉害,比天灾还要厉害哟!”
“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可新文盲还在出现。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是忧心忡忡啊!”
说到这里,老教授语调深沉,嘴唇都在抖动。
苏步青教授一席话,情真意切,掷地有声。
这位饱经忧患的老知识分子企盼教育振兴、祖国振兴的殷切之情,溢于言表,记者也被深深地感动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