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2阅读
  • 0回复

布哈林案件的前前后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3-27
第7版(国际)
专栏:国际副刊

布哈林案件的前前后后
路群
今年2月4日,苏联最高法院决定,撤销50年前最高法院军事法庭对布哈林、季可夫等人的判决。决定指出,这些人的行动没有犯罪成分,该案不能成立,宣布为他们平反。这在苏联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十分引人关注。
1938年3月,苏联最高法院军事法庭以
“反苏右倾托洛茨基集团”案件的名义,对布哈林等21人追究刑事责任,指控他们接受敌视苏联的外国间谍机关的任务,组织以推翻苏联社会主义国家制度为目的的阴谋集团,犯有破坏、恐怖等罪行,因此判处他们死刑。
布哈林的功过究竟如何?这个问题当然只有苏联自己才能评定。一段时间以来,有关布哈林的历史案件,不论是苏联领导人,或是公众舆论,已有不少评述。
去年11月初,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在十月革命70周年庆祝大会上,严厉批评了斯大林及其周围的人在30年代所犯的“粗暴的政治错误和专横行为”。戈尔巴乔夫在这篇报告中突出地提出了布哈林问题。
革命生涯布哈林 1888年生于莫斯科的一个小学教员家庭。1906年,18岁的布哈林还是莫斯科大学的预科学生,就参加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了布尔什维克,后来在该大学法律系学经济。他一边学习,一边积极地在工人中进行共产主义宣传活动。他多次遭到沙俄政府逮捕,1910年被流放到俄国北部的阿尔罕格尔斯克地区。他从流放地逃往欧洲,继续从事革命活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他被奥地利驱逐出境,先后侨居瑞士、瑞典、挪威、丹麦和美国。在这个时期,他为党的《真理报》和《启蒙》杂志撰稿,1916年在纽约主编过俄文报纸《新世界》。在流亡国外期间,他结识列宁,同列宁一起进行革命斗争,协助列宁出版《真理报》,发表了一系列文章。但在国家、民族问题上他同列宁有歧见。1917年2月革命后,布哈林回到俄国,被选为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曾任《社会民主党人》和《斯巴达克》等报刊主编。列宁在《四月提纲》里鲜明提出要推翻临时政府,布哈林是当时为数不多的支持列宁的党员。当年7月党的第六次代表大会上,布哈林当选为中央委员。10月,他被派到莫斯科地区党委会任莫斯科军事委员会委员,参与领导莫斯科市的起义。十月革命胜利后,他任《真理报》总编辑并负责指导苏俄其他报刊的工作,在这个岗位上连续工作了12年。
布哈林与列宁有过多次分歧,最大的一次是在1918年1月至3月,布哈林坚决反对同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列宁严厉批评他“左得愚蠢”。后来他承认自己“犯了极大的政治错误”。在1919年党的第八次代表大会上,他仍被选为中央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20年起任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团委员。1924年6月联共(布)十三大后当选为政治局委员,同年被选为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
1920年列宁和托洛茨基在工会的作用问题上又发生分歧,布哈林采取中间立场。列宁对布哈林的态度非常愤怒。1920年以后列宁决定停止在国内战争期间苏维埃政权处境极端困难条件下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并取得了成就。这逐渐使布哈林抛弃了“左倾”思想。布哈林认为新经济政策不仅是一种战略退却,而且是一条走向社会主义的更加坚实可靠的道路。
布哈林曾得到列宁的称赞,当时他被公认为联共(布)和共产国际的著名活动家、享有声誉的理论家、思想家与经济学家。
列宁逝世以后……列宁去世后,布哈林坚决支持斯大林从思想上粉碎托洛茨基“左”翼反对派。布哈林在党内的地位从此更高了。当时他在制定经济政策中实际上起主要作用。
但是,就在20年代末期,布哈林同斯大林在农村政策上发生了分歧。布哈林提出应降低工业发展速度,反对粮食收购政策,主张推迟农业集体化运动,不应搞得过急,继续在农村实行“新经济政策”。据不久前苏联《星期》周刊刊载的文章指出,在判断资本主义前途,以及剖析法西斯主义本质等重大问题上,布哈林与当时苏联领导人也发生过分歧。这家周刊认为,布哈林当时“曾对世界形势发展作出过许多正确的判断”,可是,“布哈林具有先见之明的看法没有获得支持”。
1929年在联共(布)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和中央全会上,布哈林、季可夫等人受到批判,布哈林《真理报》的领导职务被撤掉,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团委员职务也被解除。同年11月党中央全会通过《关于布哈林集团》的决议,又撤销了他政治局委员职务。1934—1937年布哈林调任《消息报》主编。
1936年8月开始对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等16人的审判和调查,指责他们在流放中的托洛茨基指导下建立一个秘密恐怖主义中心。指控说,该中心策划了暗杀基洛夫,并正在阴谋暗杀斯大林。1936年9月10日,莫斯科宣布因没有发现任何罪证而结束对布哈林和季可夫的调查。正在外地度假的斯大林对此感到吃惊。9月25日,他签署了一份给政治局委员的电报称:“我们认为绝对有必要立即任命叶若夫同志为内务人民委员”。第二天,叶若夫被任命为内务人民委员,这就开始了所谓叶若夫暴行的时期,一直持续到1938年。
1936年12月初,在党中央全会上,叶若夫带头向布哈林发难,指责他参与并组织了刺杀基洛夫的阴谋。布哈林对此非常气愤,当场斥责了对他的诬陷。为此,布哈林曾几次给斯大林写信,声明自己是无辜的,坚决否定对他的无端诽谤。
1937年2月他被通知参加中央全会,说会上将讨论他和季可夫的问题。布哈林拒绝参加会议,他在给政治局的信中说,为了抗议对他的陷害,决定绝食。2月27日,他又接到出席中央全会的通知。他决定,在绝食的同时去参加会议。这一天就成了布哈林同他妻子安娜·拉里娜永别的日子。布哈林遭到逮捕。而在此之前不久,他被开除出党。
从大审判到重新调查1938年2月至3月间,苏联对布哈林、季可夫及党政其他负责人共21人进行了一次大审判。他们被指控在国外托洛茨基的鼓动和组织下,犯有间谍、恐怖和破坏罪行。布哈林被认为是“反苏右倾托洛茨基集团”的首领。这一年的3月中旬布哈林和季可夫等人被当作“人民的敌人”遭到枪决。
1953年斯大林去世。在1956年的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认为,联共(布)同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和布哈林的斗争是“思想领域里的斗争”,实际上把加在布哈林等人头上的间谍、暗杀分子之类的罪名否定了。
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布哈林的儿子尤里·拉林再次向中央申诉,要求恢复他父亲的名誉和党籍。1977年,苏共中央一名检查委员对尤里·拉林说:“审讯中作为布哈林判罪基础的刑事罪仍未撤销,所以恢复党籍的问题不能解决。”尤里·拉林再度向苏联最高法院申诉,但一直没有回音。
戈尔巴乔夫出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后,提出对苏联历史重大案件重新调查与评价,其中包括布哈林案件。他在去年十月革命节庆祝大会上指出,布哈林和党的其他领导人一起“在思想上粉碎托洛茨基的斗争中起了重要作用”。关于布哈林同斯大林在农村政策上的分歧,戈尔巴乔夫说,“20年代末,围绕农民向社会主义轨道过渡的途径问题展开了尖锐的斗争。这场斗争实质上反映了政治局的多数人同布哈林集团在苏联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对待运用新经济政策的不同态度。”戈尔巴乔夫认为,布哈林的立场“在许多方面是由于教条主义思维和非辩证地估计具体形势造成的”,“布哈林本人和他的支持者很快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戈尔巴乔夫在报告中还援引了列宁对布哈林的评价:“布哈林不仅是党的最可贵的和最大的理论家,他也应当被认为是全党所喜欢的人物。但是要把他的理论观点算作完全马克思主义的,那是很值得怀疑的,因为在他的理论观点里面有一种烦琐哲学的东西。”
这样,戈尔巴乔夫对布哈林的功过和他所犯的错误作了较为客观的评价,认为布哈林的错误,是属于对形势估计不足和理论观点方面的错误,所有这些都构不成判处他死刑的依据。
沉积50年后的改正前不久,布哈林76岁的妻子安娜·拉里娜在致戈尔巴乔夫的呼吁书中说,“布哈林当时由于对他进行没完没了的审讯和同指控他的人进行可怕的对质而被搞得筋疲力尽,而且由于他宣布绝食以抗议对他的骇人听闻的指控而虚弱不堪。他当时跪在我面前,眼中含着泪恳求我不要忘记他给未来一代党的领导人的信中的每一个字。恳求我为宣布他无罪而作出努力。”
布哈林的妻子在回忆他们最后分手的情景时说:“他请求我原谅他连累了我,希望我把我们的儿子培养成一个布尔什维克。他知道,他马上就会被逮捕,并将永远告别人世。他最终丧失了在生前澄清一切的希望,就决定向未来的党的领导人声明他没有任何罪行,并表示希望在他死后恢复他的党籍。当时我23岁,他相信我能够在有生之年把他的绝笔信转交给中央委员会。”
安娜·拉里娜说:“临别时,布哈林坚定地对我说,形势会变的,一定会变。你还年轻,要坚强地活下去。你要牢牢地把我的绝笔信记在心上。这封绝笔信是布哈林被捕前两三天写的,他让我将信背出,默记在心,然后将底稿烧掉。”
“我向他发誓,一定记住他的信。这时他才从地上站起来,向我吻别,用他颤抖的声音说道:‘安纽塔,你不要太悲伤,历史总会出现一些令人遗憾的错误。但是,真理一定会胜利的。’我心里涌起一阵悲痛,我们两人都深知,这将是我们的永别。”
布哈林在绝笔信中写道:“我即将离开人世。我面临的不是无产阶级的刀斧,因为它虽然是无情的,但却是神圣的。我感到在地狱的机器面前无能为力,它运用的是中世纪的方法,拥有可怕的力量,制造有组织的诽谤,行动大胆而自信。捷尔任斯基不在了。契卡的杰出传统逐渐丢失了。
“如果说在建设社会主义方法上我不止一次地犯过错误的话,但愿后代对我的指责不要比列宁更严厉。我们当初是头一个奔向这一致的目标,走的是前无古人的道路。当初时代不同,习惯也不同。《真理报》登过辩论文章,老是争论、探索、争吵、和解,并继续共同前进。
“我这封信是写给你们,未来一代党的领导人的,你们的历史使命是解开一个可怕的罪行之结。
“同志们,你们知道,在你们胜利奔向共产主义时高举的旗帜上,也有我的一滴鲜血。”
安娜·拉里娜在被关押和流放的岁月,“一直像祈祷一样背诵着这封信”。
根据去年苏共中央十月全会的决定,将苏共二十大后开始的为斯大林时期所有无辜受害者恢复名誉而未进行到底的这项工作继续下去。政治局设立了一个特别委员会来全面审理这一工作。该委员会于今年2月5日发布的一份公报中,谴责了当年对布哈林等人案件的审理办法,指出对案件的调查“粗暴地破坏了社会主义法制,伪造证词,用不允许的方法向被告人取得口供”。
苏联最高法院作出的关于为布哈林等20人平反的决定,终于改正了沉积50年之久的这一案件。3月22日南斯拉夫通讯社报道说,据可靠的苏联人士透露,布哈林“被重新恢复了党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