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9阅读
  • 0回复

艺术想象与变态心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3-27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艺术想象与变态心理
变态心理原是精神病理学上的术语,指心理失调导致的幻觉、妄想、人格分裂、思维离奇、情绪亢奋等。这里借指艺术创作过程中情感作用导致的异常心理状态。作家、艺术家在艺术想象活动中当然离不开常态心理的制约,但同时也常常伴随着与“精神病患者”类似的变态心理过程。
从内在机制来看,心理变态也就是一种物我两忘,如醉如狂,混淆现实与幻景的界限,全神贯注,心驰神往的想象状态。借助这种想象,艺术家的视野中才会出现花鸟知春、草木赋愁、高山起舞、大海歌唱的奇妙世界,艺术家的笔下才会出现子虚乌有却又令人陶醉的风光,呼之欲出的人物。
许多看起来悖于常理的现象会成为真实动人的艺术境界,就是由于作者的变态心理和读者的变态心理产生了共鸣。文艺史上作者与读者心理错位曾闹出许多笑话。杜牧的《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遭到明代文学杨慎的反驳:“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这便是论者用自己的常态心理去判断诗人必不可少的变态心理的结果。杜牧笔下的千里春光,是诗人在变态心理作用下激于情感产生的幻想。如果没有这种幻想,只是通过常态心理写实,也就没有情感升腾的诗味,当然也就没有艺术。
艺术之所以为艺术,之所以不同于科学,就在于:科学是以常态心理为基础的思维活动,艺术则必须通过变态心理基础上的想象。艺术的审美享受其实就是一种变态心理的享受,即由作者的变态心理活动引发读者的变态心理活动。
人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大多靠常态心理。疲惫之余,听听音乐,看看美术作品,读读诗歌小说,借助艺术欣赏,便可暂时摆脱现实,进入一种变态心理的想象和幻想的境界。这种心理调整有助于常态心理的休歇和舒张。这便是艺术具有审美愉悦价值的内在原因。
(摘自《文艺理论研究》第1期杨守森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