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8阅读
  • 0回复

人流:趋势和胆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3-28
第4版(经济)
专栏:改革话题

人流:趋势和胆识
本报记者 艾丰
一种社会性流动——人流,正在引起人们注意。
这里所说的“人流”,不是交通上的“客流”,而是指人力在各个社会岗位上配置性的变动或流动。
从若干数字,可以看出当今中国人流的总趋势。近年来,已有8000万农村劳力,从种植、养殖业转向乡镇企业;近千万人的农民建筑队开进了城市;36万科技人员投身实业界;端“铁饭碗”向着端“瓷饭碗”流动,原已寥寥无几的个体户,现已发展到1350万户,集体企业增加,合同工超过800万;机关干部弃“官”经“企”,弃官经商,屡见报端……
向着经济战线流动,向着新开发的产业和部门流动,向着能获得更好效益的地方流动,向着更能发挥自己才能的处所流动,已成为我国人流的总趋势,可喜的趋势。
这种人流总趋势,是改革
的成果,也是改革的支撑
旧体制僵化的重要表现,就是把人都“定”死了。农民拴在土地上,职工一次分配定终身、知识分子部门所有制——铁饭碗的代价,是人生的“定格”!
其实,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社会人力、物力、财力各生产要素的最佳配置和结合,而这种最佳配置和结合,只有在不变的流动中才能实现。资金要流动,物资要流动,人,也要流动。我们之所以要发展商品经济,就是它可以利用价值规律的杠杆,促成这种种流动。这也可以说是目前我国人流趋势的实质。
人流,又会成为推进改革的冲击力量和支撑力量。农民建筑队进城不是冲击了旧的施工体制吗?合同制工人队伍的壮大促进了固定工制度的改革。个体商贩的发展搞活了市场。保姆进城也促进了农村人观念的变化……
改革中的一些难题,相当程度上要靠“人流”解决。务农的比较效益低,解决的办法不是把种田的人拴死在那里,而是开辟门路把多余的劳力转移出去,提高每个务农者的劳动生产率。“个体户”发大财,解决的办法不是重新“卡死”;如果有更多的人“流”到这一群体中去,就会减少“奇货可居”的情况,他们的收益和其他人比较,也会趋于合理的平衡。知识分子待遇问题,光靠国家长工资这一手,解决起来相当难。如果这些手拿“金钥匙”(知识)的人,到企业界去,打开财富宝库,他们自己的收入也会有较大提高。河北省5万科技人员,两年承包推广200项科技成果,创效益10.2亿元。其中邢台一次为7名科技人员兑现酬金12万元。看来,与其拿着金钥匙“扎堆儿”,不如流动出去“开锁”。
要流动,对个人来说,有
个观念和胆识的问题
君不见,羡慕以至忌妒个体户高收入者大有人在,但你要他也去“个体”一番,他会连连摆手的。其实“个体户”的“内涵”也在变,高素质、高知识的科技个体户不是已经显露头角了吗?
1979年我采访过一位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北京特殊钢厂胡小弟。后来不知去向。几年后,接他从农村来信,方知他辞职去乡镇企业。近日,又在北京见他,原来他又“流”回北京,担任民办的北京现代应用技术研究所所长。一个劳动模范,为何还要“流”来“流”去?他的回答,略去细节,可以概括为一句话: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对于他的流动方法,尚有不同议论。他不愿多谈自己在流动中的成功,他认为,打破僵死,敢于流动,就是一种成功。“适应现代社会的具有多方面知识的人才,只有在流动中才能形成。”他这样说。
具有同样胆识和观念的人已越来越多。不当“县长”当“厂长”之类的事儿,屡有所闻。从某年起,大学生不再包分配。这样的信息自然产生一些冲击波,但也有相当多的学生说,这样也好,我可以选择更能发挥自己才能的岗位。
为了促进合理的“人流”,
在制度上还可以更加“宽
容”些
风险中的搏击,“铁饭碗”的太平,两者都具有相当的吸引力。“一去不复返”的以致“破釜沉舟”式的流动,相当多的人还难以接受,况且每个人的处境也很不相同。这样,在制度和规定上,就要为人流开辟多种渠道。电子工业部人才交流中心向记者提供了多种流动形式:一、纵横结合:与省市交流为横,与基层单位交流为纵。二、长短结合:调出去,或短期任职。三、虚实结合:虚,当顾问;实,任实职。四、个别交流与群众交流结合:可去一个人,也可去一群人。五、有偿与无偿结合:有偿,指给原单位一定报偿。
大规模的社会“人流”,当然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而合理的“人流”又是经济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做好“人流”方面的种种工作,是不可轻视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