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写出“心灵的辩证法”——关于“心态小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3-29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文艺评论

写出“心灵的辩证法”
——关于“心态小说”
鲍昌
在任何一本正式的心理学著作中,都找不到“心态”这个术语;在《辞海》、《辞源》、《中文大辞典》这些大型辞书里,也找不到“心态”这个词儿。那么“心态”一词究竟在何时由何人率先使用的呢?至少对我个人来说,是“查无实据”的。望文生义,“心态”大概是“心理状态”的略称吧!然而人的心理状态,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它包括人的感觉、知觉、表象、记忆、思维、情感、联想、想象、性格、意志、能力等等,有时还要包括人的潜意识、下意识、本能、需要……多了去了。从科学意义上讲,它们应当统称为心理,而不应当称之为心态。
“心态小说”这个词儿也不那么准确,在西方的文学史和文学理论中,有所谓“心理小说”,却没有所谓“心态小说”。鉴于我孤陋寡闻,知识不丰,因此我要大胆地来个猜测:“心态小说”这个名词,很可能是近年来咱们中国评论家的发明。这个猜测是否准确,我先声明:不打保票。
其实,任何时代、任何作者写的小说,主要的表现对象是人。人不是死物,不是榆木疙疸;人自有七情六欲,有其心理。所以,任何时代、任何作者的小说,实际上都有心理内容的。只不过有一点,以往的绝大多数小说,人物的心理是通过其语言和行动体现出来的,故其艺术表现方法多是客观性的叙述和描写,很少有通篇是心理描写的。两千年前,当《汉书·艺文志》第一次提到“小说家”时,是这样说的:
“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小说既然来自“街谈巷语,道听途说”,那自然是以叙述描写为主。外国也是这样,小说的直接来源是中世纪的Romance,它基本上是叙述性的传奇故事,而不是成本大套的“内心独白”。
这种情况,直到文艺复兴以后的近代才有改变。由于资本主义倡导“个性解放”,遂使一些文学家、思想家直接在著作中剖白心迹。卢梭的《忏悔录》,似可视为心理小说的滥觞,此后有不少自传体、书信体、日记体的小说,都可归于广义的心理小说范畴。更进一步的发展,是19世纪末兴起的各种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它们几乎都强调主观心理的外射,只不过有的侧重于人对外界的瞬间印象,有的侧重于人的潜意识或自由联想,有的侧重于人的细微感觉,有的又侧重于人的荒诞现象,诸如此类,不一而足。所以,把大多数现代主义文学流派说成是各种心理文学的变种,我以为并不过分。
正是在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推动下,本世纪以来出现了若干种心理小说类型,比如“独白型小说”、“自白小说”、“意识流小说”、“内省小说”、“内向派文学”、“新感受文学”等等,甚至还出现了“动物心理小说”。所有这些小说类型,都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我们知道,最极端的西方心理小说,是不管读者爱看不爱看的,反正我的“意识”流到哪里,我就写到哪里,即使是大白天说梦话、热昏了说胡话、精神病者说疯话,全无所谓。
当前中国文坛上的“心态小说”(让我们约定俗成地这样来称呼吧!),我以为是在西方的新型心理小说影响下产生的。目前,它还没有形成为倾向鲜明的正式文学流派,也没有得到较为充分的发展。一些评论家在使用这个术语来评论某些小说时,也时常有不准确之处。据我的分析,目前在中国被称为“心态小说”的作品,可区别为以下几种情况:(1)并没有通篇地表现作者的心理状态,只是对小说中人物的内心活动有大量的、加重的描写;(2)以第一人称出现的自传体、书信体、日记体小说,其中虽表现了许多人物的内心活动,但更多地是叙事;(3)真正是以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为主,客观性的叙事被放到次要地位;(4)完全表现作者的内心世界,很少有叙事,或根本没有叙事,主观性极强。在这四种情况里,前两种并非真正的心理小说,只有后两种,才可以称之为“心态
(心理)小说”。我这个分析,不知是否概括了当前所谓“心态小说”的全貌。
根据这个分析,来考察一下这类小说,我以为大多数是符合上面的后两条标准的。也就是说,它们都算是不同风格的心理小说。比如符合“独白型小说”或“自白小说”标准的,应属史铁生的《绿色的梦》和陈建功的《被揉碎的晨曦》。这两篇作品中的自白者是“我”,前者并没有个连贯的故事,童年的回忆与现实的感受交织在一起,“我”竭力想从黑夜的梦魇中醒来,去追求一种人性美;后者隐约地有条爱情的线索,又衬托着一个社会性的问题,从而造成“我”在心理上的波折动荡。宗璞的《我是谁》,是描写人物的特殊心态的,由于人物受到了极度的精神刺激,因而激发出看上去不可理喻的反常心理。作为一页被扭曲了的心史记录,这篇小说在艺术上是成功的。王蒙的《夜的眼》和《海的梦》早已脍炙人口,他的写法是在开端处把一个人物引进来,接着便展示人物的心理——感觉、情绪、烦恼、遗憾与牢骚等等。由这些方面组成的作者的“心态”,有着比较充实的内容;其节奏是跳动的,语言是机智的,可以说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性。韩少功的《归去来》,也是充分地表达了作者心态的,而且都有着象征意味,被抹上一道神秘的、幻觉的色彩,因而造成了模糊而又晦涩的艺术效果,它之所以引起一些争议,原因就在这里吧!
若从总的感受上来说,则可看出我们的“心态小说”有了一定的发展,并收获了一些果实。但同时我也看到,中国的心理小说发展还并不充分,水平也不太高。这首先表现在:作家中还鲜有人熟练地、完美地把握心理小说的艺术形式,有不少被冠以“心态小说”的作品,其实只是加重了人物内心描写的普通小说。那种典型的心理小说及其专门作者,今天还不多见。其次,现今的“心态小说”,有许多拘囿在个人的感情天地里,与社会和时代有所游离,因此,读者很难从中得到社会问题、人生问题的深刻启迪。更有甚者,是矫揉造作地玩弄“自由联想”,倾泻所谓“潜意识”,实际上成了无病呻吟。恕我直言,这种小说不过是故作唬人之态,借以掩饰自己生活底子的浅薄和真知卓识的匮乏而已。这一点读者中不乏明眼人,他们是完全能够看穿的。
尽管如此,我却支持作家们对心理小说的探索。人类的心理,像是蕴藏有无穷珍宝的秘矿,值得人们永恒地开掘。而世界上只要有文学艺术存在,就要表现人的心理。俄国大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评论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时说:“心理分析几乎是赋予创作才能以力量的最本质的要素。”为此,他要求作家们去表现
“心灵的辩证法”。然而,正是在心理小说形式里,人类“心灵的辩证法”可以得到最充分、最彻底的体现。有鉴于此,我希望作家们更多、更好地从事心理小说的创作,使这个形式的艺术花朵,绚丽地在文坛上开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