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 0回复

批评的“沟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3-29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批评的“沟通”
吴秉杰
回忆常常能启发思考。
仅仅在不多年以前,对于文学批评的主要不满还是认为它太缺乏理论深度或新意,仿佛是用固定、有限的几块积木拼起了许多模式化的批评文字。更有人把一些评论譬作仅仅是复述作品大意的“说明书”,完全低估了读者的智慧与审美提高的愿望。然而,时至今日,评论界又听到了另一种不满的声音:文学批评迎来了众多新的观念、术语、方法、范畴,让人应接不暇,它似乎始终高悬于作品之上,难得深入到艺术形象之中。有的读者面对一些实验性的作品,心有所疑,目光转向评论,却发现它分析得比作品更为难懂。
毫无疑问,理论批评本身承担着引导读者以不断更新的思维角度与新的审美观点欣赏作品的义务,从这方面论,一系列陌生的术语、范畴潜移默化地渗入所产生的影响不可小视。但是当前理论批评与读者的隔膜仍然值得我们的反省。
要求各种理论研究都能“密切联系创作实际”自然不尽合理。当某种纯理论的建筑高高矗起,其辐射的范围日益扩大,在具体作品中的投影便难免逐渐模糊。但文学批评则不然。它是各种审美哲学与艺术理论向着生活之河的流动,是理论对于具体创作的探测和应用,因此,势必带有具体的针对性与鲜明的风格。纯理论的建设,追求的是体系的完整、内在逻辑的一致;因此,它便始终只能面对创作中某一些共同的现象、共同的侧面。文学批评与文学读者有着共同的对象;在多数情况下,批评家与读者还有着当代生活共同的背景,不同程度的艺术经验的联系;这便决定了批评有条件克服障碍,成为联结作品与读者之间的桥梁。
一切新的、有价值的创见总是在前人基础上的某一方向的发展,文学批评也是如此。它要发展自己独特的理论观点,同时必然熟知已有的各种理论思想,它要提供新的审美意识,必然要以读者现有的审美意识为参照。而这些,又成为创造性的批评与读者沟通的契机。
一切深沉而有恒久价值的创作总是追求着某种哲理的境界。与此相应,批评也离不开哲学高度的观照。虽然并非任何哲学思想都能有机地溶入作品的艺术形象,例如,就很难设想当代西方的分析哲学也能够“小说化”;文学作品充分浸润的多半还是历史的、社会的与人生的哲学。而且更重要的是,这种渗透入作品的哲理又必定是充分地感性化、具体化、形象化的。它是生活中体现出来的哲理,又能丰富地还原到生活之中。因此,它不仅是哲理的表现,首先是审美的表现。它不仅诉诸于理性,而且可以感受,可以验证。这样,批评便不是哲学与作品的直接嫁接,而首先是一种对生活与人生的剖析,对艺术的阐述。思辨便不是远离人间烟火的纯逻辑与智力活动,而是与读者进一步地交流,给予读者更深入的认识和启悟。
艺术的沟通离不开生活的沟通、心灵的沟通。文学批评者以自己的艺术思维判定着作品的艺术形象,以自己的美学观念检测着作品的美学观念,其必要的基础则是以自己的生活经验撞击着作品表现的生活内容。另一方面,他又以自己的审美意识引导着读者的审美意识,以自己的审美体验与读者交流,而在这种引导及交流的背后,仍然是人生的经验与交流。如果说当代批评缺乏的并不是理论的手段,那么,它与读者产生的一定的隔膜,除了知识结构与文化上永远会存在的差异之外,或许还需要我们自身从生活与情感这一环节中寻找一些原因。文学批评和创作一样,涉及了从生活到艺术的全过程以及生活与想象、形象与情感、意义与价值乃至语言、结构的各个侧面。一个缺乏生活阅历的人,他可能还可以在艺术理论的某一个领域作出自己的贡献;但对于实践的文学批评来说,他是难以作出鞭辟入里的批评的。不掌握艺术特性固然会造成隔膜,难以交流;没有对于当代社会、文化、道德、心理的正确了解和认识,并上升到一定的审美意识,同样达不到心灵的沟通和审美的引导。虽然批评考验着批评者的艺术素养,但它总是先要求批评者投入自己的生活;虽然批评没有固定的模式,它又毫无例外地都要批评者投入自己的人生经验、灵魂人格。一切进一步的思考都源于最初的情感,而不熟悉社会、不关心人生这样的弱点是任何理论都难以弥补的,因此,生活便不仅成为批评的基础,而且成为寻求与读者沟通的起点。
文学批评面向作者,但它更多地则是面向读者;放弃了读者,就丧失了大部分的意义和对象。它影响作家的创作,但这种影响又主要是通过影响读者的审美旨趣获得的;削弱了与读者的沟通,又将损害了它对于创作发展的推动。
但是,既然艺术与生活相通,审美的理论与审美的经验相通,那么,我们也就没有理由不作出努力,实现与广大读者在新的基础上的沟通。可喜的是这个问题已引起不少作家和批评家的重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