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摆脱贫困之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3-30
第4版(要闻)
专栏:民族地区纪行

摆脱贫困之后
本报记者 毛磊
来到美丽的云南西双版纳,登上雄峻的基诺山,亚热带原始森林呈现在眼前,云海茫茫,林涛阵阵。平缓的山坡上,分布着基诺族的幢幢竹楼,村舍四周蕉树摇曳,翠竹簇簇。
我在这里见到了跨越时代的人们——基诺族人,他们从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这个只占全国总人口万分之一的民族已经摆脱贫困,走上了致富之路。
走进曼飘村,几乎半数瓦房上都矗立着电视天线,这本身已在向人们透露信息。
车切,60多岁的老汉,满脸黑红的皱纹,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他告诉记者,一家人靠种植砂仁(一种芳香健胃中草药)、茶叶,已连续三年收入超过万元,“一年光税就要交1000多元呀!”他眨着眼睛说。
“富了之后,钱怎么花呢?”记者问。
“我们家买了电视机、缝纫机、收录机,去年还买了台手扶拖拉机。”车切的小儿子抢着讲。
“听说基诺人非常喜欢喝酒,是吗?”我问。
“车切一天喝一斤还不够呢!有的人下地干活背的不是水壶是酒壶。”旁边有人插话。
“什么时候开始致富的?”
车切答:“1979年以前年年粮食不够吃,1979年以后不缺粮啦,1983年实行农业大包干后就富起来了。全村43户人家,去年收入超过8000元的还有好几户哩。”
记者来到曼坡村,走进一家农户,登上基诺族传统竹楼,男主人切腰热情地递烟沏茶。切腰家里4个孩子年龄尚小,只有他和妻子两个劳力,种了2亩4分水稻、14亩旱稻,还有30亩砂仁,8亩橡胶,2亩茶叶,去年收入1000多元。
我环顾四周,尽管光线昏暗,床铺凌乱,但屋中摆着电视机、缝纫机,走下楼来,门口还停着两辆自行车。
随后赶来的村干部告诉记者,切腰家的情况在村里属中等偏下水平。
“人们现在最头疼的问题是什么?”我这样问。
村干部向记者诉苦,群众养鸡、养猪、养牛很普遍,但年年发生鸡瘟、猪瘟、“牛出败”(牛的一种传染病),死亡率极高,有时全村的鸡、猪都死光,而兽医站往往是出现疫情才打预防针,亡羊补牢。
司土乡乡长李富告诉记者,群众消费结构不合理,嗜酒成为一种风俗,天天喝一二斤酒的男人在村里并不少见,往往有的家庭将收入的1/3用于买酒,甚至酗酒成疾,去年乡里因酗酒还死了人。
一位乡村小学教师认为,最头疼的是邮电所不按时送信送报,常常一个月送一回,一送就是一大堆。
基诺区区长白腊者说,基诺人的科学技术水平低是个大问题。目前这里已成为我国第二大砂仁产区,但没有一名专业技术员,农民得不到砂仁种植技术的培训和指导,因为管理粗放,种植技术不过关,现在砂仁、茶叶平均亩产才5公斤,而加工技术低,又造成每年损失上千公斤砂仁鲜果。
我采访时,巧遇正在这里采风的西双版纳州文联作家王守芬,她这样感叹,基诺族有浩如烟海的民歌,曲调古朴悠扬,内容生动丰富。老人们唱起情歌时,往往感动得泪流满面;母亲唱起儿歌时,令人感到甘恬宁静。但年轻人不愿穿本民族的服装,也不爱唱本民族的歌、跳本民族的舞,却整天哼内地的流行歌曲,跳交谊舞、迪斯科。她并不是要青年人不加变革地保存民族原有的文化传统,而是希望他们能吸收其它优秀的民族文化,并使之在改革创新中继承发扬。基诺族民歌完全可以利用其曲调,填以生动活泼的新词,使其在民间流传……
基诺人刀耕火种、刻木记事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他们总是要变迁,要发展,要前进的,到过那里的人都这样相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