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阅读
  • 0回复

十二亿的挑战——湖南一些代表谈计划生育工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4-02
第2版(要闻)
专栏:

  十二亿的挑战
——湖南一些代表谈计划生育工作
本报记者 龚金星
记者手录之一:湖南省常德地区是全国三个地级计划生育红旗单位之一。这个地区有610万人口,农业人口占527万。多年来,常德这个农业大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控制在6‰左右,连续8年得到了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的奖励。
3月25日下午,常德地区行署副专员卜启圣,走出人民大会堂,就在掂量“本世纪末要把我国人口控制在12亿”这句话的份量。他对记者说:“12亿,不是一个轻松的数字,是挑战。”
——计划生育是长期国策,既是国策就应有法律规范。要建立一部计划生育法。
卜启圣代表说:人口问题是和社会、经济等方面相联系的一个综合性问题。据统计,人口增长1%,经济需增长3%,才能维持人民群众的一般生活水平。我国现在人均只有耕地一亩半,实际上这个平均数并不可靠,一是耕地在锐减,二是人口在日增。如果人口增长率得不到控制,我们年复一年的建设,只能是白费,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只会下降。12亿这个目标靠计划生育来实现,计划生育应该靠法律来保障。目前,这种靠政策、靠人治的办法,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也出现了不少矛盾,如干群关系紧张、基层干部不愿意做这项工作等。有了法规,各种复杂的矛盾就有个解决的依据,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国策,也就不会为一时一地的政策规定所左右。12亿这个目标,定得是适时的,但如何实现的确值得研究,不是仅仅“靠严格执行现行政策”所能解决的。
记者手录之二:“一是上交任务,二是计划生育”。不少人这样归纳乡、村干部的工作。有人干脆称他们为“三要干部”:要钱、要粮、要命。“要命”者,计划生育之所谓也。吴志泉深深体味了这些说法的“厉害”。这位湖南临澧县太平村的干部,先前是乡长,后来回到村里办了一家企业,把全村的计划生育工作也搞得有板有眼。
——要加强计划生育的宣传工作,让政策深入人心,让计划生育的好处深入人心。
吴志泉代表说:我是“三要干部”之一。其实,谁理解我们的苦衷?抓计划生育上边只有政策,我们具体理解起来就是让人家少生孩子。工作起来,往往是“一动员,二霸蛮,实在不行就罚钱。”方法是简单,但我们又找不到一个法度,想看看报上是怎么说的,报上也很少登。封建思想,还是要靠持久、深入地宣传来根除。我相信,老百姓明白了计划生育的好处,还是会支持这项国策的。
记者手录之三:赵克蓉,女,25岁,湖南澧县复兴厂镇计划生育专干。1983年,刚高中毕业的赵克蓉,被群众推举为村妇联主任,抓计划生育。有一次,她苦口婆心地说服了几个节育对象,跟她们一起去镇上做节育手术。到了晚上,各村的都做了手术,她这个村的没有一人做。一着急,她放声大哭起来,为此,全镇人送了她个“红小兵主任”的雅号。后来,她和镇里的节育对象交上了朋友,工作才有起色。
——应加强对计划生育专干的培训,提高计划生育队伍的素质。
赵克蓉代表说:农村里有一种招聘干部,因为没有“铁饭碗”,一般都干计划生育工作。我也是这样。作为计划生育专干,不仅要有基本业务知识,而且还应懂点人口学,至少应了解人口与经济、社会、国家等多方面的关系,这样才能有效地宣传。而我们现在靠什么给群众宣传呢?靠的是眼前利益,或者就是哄着、求着。我希望所有专门学校培训出来的计划生育专职干部,下基层同我们一起工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