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5阅读
  • 0回复

无锡“小窗口”通向大世界 去年六百多种商品销往一百二十多国家地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4-02
第4版(要闻)
专栏:

  无锡“小窗口”通向大世界
  去年六百多种商品销往一百二十多国家地区
本报讯 新华社记者廖原、本报记者黄彩忠报道:江苏省无锡市无线电五厂设在深圳的“小窗口”去年初传来信息:西欧市场急需长波段收音机。工厂立即卡断中波段收音机生产,组织设计和生产西欧市场的紧俏货,产品投放法国市场,去年创汇30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80%以上。以传递信息为主业的类似“小窗口”,缩短了太湖之滨的无锡与世界的距离。
在对国际市场反应灵敏的北京、天津、上海、南京等大城市,在毗邻香港的深圳、紧靠澳门的珠海、与台湾遥遥相望的厦门、汕头等经济特区,人们都可以看到无锡人设立的“小窗口”,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一共有133个,其中内地107个、特区22个、境外4个。
同是全面对外开放,同是发展外向型经济,无锡比起广州、深圳,一个突出的劣势是远离信息灵通的港澳。以出口创汇名列全省第一的祝塘镇为例,它有外贸生产企业8家,其中工贸合营企业4家,年产值在3000万元以上的有3家,去年只有一个人去过港澳考察,入境的外商极少,探亲访友的港澳同胞一个也没有。这个镇有名的乡镇企业家何国石说:“我们是蒙在鼓里创汇呀,这种状况不改变怎么行?”无锡市总结了多年的经验教训之后,明确提出了一项对策:广辟“小窗口”,走向大世界。
无锡设在各地的100多个“小窗口”,正有条不紊地在各地开展工作。他们多为两三个人,负责收集整理外贸市场销售情报、出口价格信息、产品开发规格标准、申请专利的依据等等,然后源源不断地传递到家乡。有关企业总是把这些视若珍宝,及时作出决策,以紧紧跟上瞬息万变的国际市场行情。江阴县钢丝绳厂在国内已有12个“小窗口”,又在美国、新加坡等地设立“小窗口”;国际市场需要什么,他们就研制什么,去年出口各类钢丝绳制品5773吨,远销54个国家和地区,创汇达516万美元。最近,无锡市把开辟“小窗口”和到经济特区办厂、到境外办企业结合起来,效果越来越显著。去年10月,无锡无线电厂在珠海创办的江海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用电话传来一个重要信息:美国急需进口一大批新型电子玩具。他们知道这个信息比内地同类企业提前一个季度,为开发新产品赢得了时间。一个和外商在无锡合办、年创汇150万美元的电子玩具股份有限公司很快成立了,目前已投入批量生产。无锡的“小窗口”就这样正发挥着大作用。去年,全市出口商品600多种,远销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收购额达18亿元,比前年增加6亿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