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草原歌舞寓深情——蒙古艺术团访华演出侧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4-02
第6版(国际)
专栏:

  草原歌舞寓深情
  ——蒙古艺术团访华演出侧记
本报记者 张健
早春的北京,风和日丽,草木透出了绿意。3月31日晚,北京朝阳剧场里更是春意融融,来自蒙古人民共和国的著名艺术家在这里与首都观众重逢了。大幕拉开之后,只见蓝天白云之下,绿色的草原一望无际,一座座白色的蒙古包在娇阳下闪闪发光。随着一阵迅疾的马蹄声,一身蒙古人打扮的牧马人来到观众面前,他正在降服一匹桀骜不驯的烈马。只见他动作娴熟,勇敢而机智。经过一阵较量,“烈马”终于被艺高胆大的驯马手降服,乖乖地顺从了人的意志。表演者着意于以动作形体抒发内在感情,以形象的舞蹈语言赞美了牧马人辛苦的驯马工作和乐在其中的情趣。这时,一位蒙古女歌手在马头琴的伴奏下唱起了富有浓郁民族风格的蒙古民间长调《幸福的德勒格尔》。歌声与琴声交融在一起,如泣如诉,曲调优美而寓意深刻:“春去秋来,鸿雁归乡;岁月如梭,人生易老。人与大自然交融,生命绵延不断。”这歌仿佛把你带到了无际的草原,使你感受到牧民们对草原的挚爱、体验到他们的欢乐与希望。字字婉转悠扬,情真意切。一曲终了,掌声雷动,经久不息。这时,一位男歌手又用汉语唱起了中国民歌《康定情歌》,他那充满热情的歌声让观众听得入了迷……
蒙古人民共和国艺术团由蒙古人民共和国国家歌剧舞剧院、国家民间歌舞团、国家杂技团、乌兰巴托音乐舞蹈学校、额尔德尼特市音乐话剧院的演员和一名音乐教师组成,共39人。其中有蒙古人民共和国人民演员、功勋演员和获得其他荣誉称号的著名演员。演出内容包括蒙古民歌、乐曲、舞蹈、古典歌剧、芭蕾舞选段、杂技柔术和中国民歌等。众多的精采节目,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反映了蒙古人民共和国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民族习俗,歌颂了广大人民对美好事业和幸福生活的喜悦以及争取更大胜利的劳动热忱。
演出前,记者采访了人民演员策沃格扎布·普日布道尔基。这位久负盛誉的歌唱家兴奋地告诉记者,早在1953年他就随蒙古艺术团来华访问演出过。当时,在满洲里、哈尔滨、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受到中国观众的热烈欢迎。1951年,他们曾在蒙古排演中国剧《白毛女》。35年后的今天重访北京,他对中国的巨大发展变化感受很深。他还告诉记者,前几个月中国的山东杂技团和内蒙乌兰牧骑曾到蒙古人民共和国访问演出,受到热烈欢迎。他认为,互派艺术团访问,对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对两国艺术家的相互交流和提高都有着重大的意义。(附图片)
图为蒙古著名女歌手那依德玛正在演唱欢快的蒙古民歌。 本报记者 张健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