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容天下难容之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4-02
第8版(副刊)
专栏:

  容天下难容之士
拾 风
“大肚能容 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常笑 笑世间可笑之人”
这副常见于弥勒佛堂的对联,一说出自明太祖朱元璋之手。只是原为“难容之士”,后来好事之徒改“士”为“事”,改糟了。我相信此说。原因之一,合乎朱元璋的和尚身份;之二,有帝王气势;之三,朱有此经历。
史载,朱元璋幼而失学,目不知书。初起事,留心招聘文人谋士,并对他们量才录用,这些文士对朱王朝也作出不小贡献。朱实施“容士”政策是身受其惠的。但既然是勉勉强强容其所难容,终不免耿耿于怀,这也是常情。朱元璋后期到底按捺不住,对难容之士亮出屠刀了,说明封建帝王“家天下”毕竟鼠目寸光,肚子大得有限。当时杭州一学者写的贺表上有一句“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的颂辞,朱元璋却硬说“光”和“生”(“僧”的谐音)是讽刺他做过和尚,“作则”是骂他“作贼”,那学者因此被砍了头。类似的冤案很多!一般人只知道明成祖朱棣残酷杀害方孝孺,很少知道他老子早对难容之士开了杀戒。可见文字狱绝不自清雍正始。“四人帮”那套捕风捉影搞“言论摘编”、无限上纲式的“全面专政”,可谓源远流长。
“难容”二字确实表达了历代帝王对待士人的共同心机。得天下,坐天下,只得重士纳贤。可是,奴才易得,人才难求。人才大都有真知灼见,独立独行,好辩好争,好进药灸,不那么唯唯诺诺,因而常犯天威;但逆耳忠言又有利于社稷,不听不宜。既用之又难容,这就是矛盾。朱元璋之后有个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乾隆),他曾礼聘大批儒士编纂《四库全书》,能说他不重“文治”么?然而,某次总纂官纪晓岚劝这位“旅游皇帝”关心江南灾情,却遭到乾隆一顿臭骂:“我把你们当倡优养起来,你们就乖乖编书,不许妄议天下事!”像纪晓岚这位深荷圣恩的大学问家尚且“难容”,别的不堪问矣!不过,乾隆还可爱,他坦白。
温故而知新。不温故,还不甚明白疯狂迫害知识分子的文化专制主义继承的是哪家法统;不温故,也还体会不到“中国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一科学论断具有何等深远的划时代意义。既然同属领导阶级,这一部分和那一部分,对国家命运前途,就应是同乐忧、共荣辱,彼此之间是相互平等关系,说不上谁容谁。一提到“容”,无形中就显示出上下尊卑之别了。世上只有老爷宽容奴才,没有人会说奴才宽容老爷的蠢话的。时至今日,是否会有同志仍然感到知识分子“难容”、“难办”,对逆耳忠言感到不耐烦、不顺心呢?我想,有恐怕还是有的,尽管已经大大地减少了。他们是否想到,朱元璋、弘历的幽灵同这种对知识分子的态度颇有些牵连,实在应该克而服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