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太极之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4-03
第5版(文学作品)
专栏:

  太极之谜
  石英
假如你秋日登上安徽广德县境的石龙山,着迷于满山红叶,彤云缭绕,石径回曲,流连忘返,怎知还有一座比山更瑰丽更迷人的庞大地宫,就在你的脚下?
设若你竟日追寻览赏半山石林中当年岳武穆刻石咏志的墨迹,三国时东吴大将吕蒙的点将台遗址,你可知山下深幽的太极洞内,还有北宋名相范仲淹所题的“跫然岩”三字匾?
尽管地处今皖、浙、苏三省交界的太极洞的旅游史已有两千余年,但我仍觉得它还是一个谜样的世界。难怪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中将雷州换鼓、广德埋藏(即太极洞)、登州海市、钱塘江潮并称为“天下四绝”。既为“绝”,就是说它非同一般,而且还有探索未尽的神秘意味。
我看过的溶洞多矣,也常常叹服导游员的巧妙比喻和富于谐趣的口才,但有时也不免为某些千篇一律的推论及牵强附会的饰语而微觉好笑。太极洞则不同,它的许多景点,纵然导游员不加点染,人们也几乎可以不约而同地认出它像什么,此彼不致混淆。
譬如入口不远处那尊高约丈余的白色钟乳石,银须飘洒,合掌默诵,酷似神话传说中的太上老君,伫足于空溟之中。洞以此得名殊属精当。
又譬如,洞中纵深部的“仙人对弈”,神采活现。一方昂颈挺胸,似志满意得,稳操胜券;一方低头蹙眉,似苦苦寻思,欲解困境,尽在无言中。难怪游客中一幼童,还未听游员讲解,亦未及看那标牌、说明,便脱口而出:“妈,你看,老头下棋!”足见其形神兼似。
诸多形象,浑然天成,非木雕、冰雕等等自然加人工而成的艺术品可比。我请教游客中一明公(他一路喋喋,显示出对石灰岩颇为内行),“这么像,到底是为什么?”他笑而未答,莫测高深。我却未能理喻,在心里仍存半个谜。
太极洞长5400米,总面积14.1万多平方米,洞中可行舟的地下河长750米。但这仅是已知者,未知数当比这大得多,也长得多。洞自何处始,水流何处去,似乎至今还难以完全说得明白。水滴石穿,似乎成为千载至理。不错,这里确有滴水穿石以成洞穴者,但也有相反的例子,水愈滴,落点处愈增愈高,好像水是溶液,万载胶着其上,点滴添加,以至成为可爱的小丘者。但我亲手触水,清若泉流,细看并无杂质掺杂其中,不由叹嗟:奇!还有,山体中地壳变化,才有洞中景观参差错落,不规则的形状当然好理解,但不少的洞厅内:“天花板”极平整,“走廊”内,往往可见两方石梁有规则的对挤在一起,俨若大型建筑中的水泥预制件。难道地壳变化时,也有调度师在指挥作业?不然,为什么这样有条不紊,合于规格?
以上种种奇像,据说人们也曾问过一些专家,回答并未完全解渴。可能是有意造成悬念,使人们保持探寻余兴,亦未可知。不过,同时也使谜味增浓。
近年来,在发掘这些原始艺术宫殿的同时,还在洞中发掘出十万年前的斑鹿化石和古脊椎动物化石以及古陶碗多件,这不能不使我们深深感喟:我们是大大地来迟了。实物证明,在某些洞中,远古时的人类和动物也曾在这里生息过。那么,如此艰危的条件,他们又是怎样生活的,这就得有劳专门家们考察一番了。
我在太极洞中,本欲穷尽各路,却每每虽见孔隙而路塞,不得不怏怏折返,本为探幽而入,却仍抱谜团而出。也许,只应是这样,洞如此,科学如此,生活天地亦如此,谜永无穷尽,忧喜交错,阻则愈通,有谜才有意兴,才促你不断去探寻。
由太极洞所示,我总觉得,在未发现的山底下,地底下,还有一个奇幻的亦是活生生的迷人世界,那《封神演义》上土行孙之类的遁地法也不应只是神话传说的专属。
此洞究竟通向何处?有否可能在某一天,一切孔隙就已打开通路,人们循路走去,竟发现自己从黄山、九华山某洞中出来,抑或是从莫干山那边出来?
这里的地下河究竟通向何方?有否可能在某一天,狭流继续拓宽,游船出口,竟是太湖的某处码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