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说民谣之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4-05
第8版(副刊)
专栏:

  说民谣之类
  浩成
我想,如果我们能编出一本《今谣谚》来,岂不比《古谣谚》更好!这些民谣对当前一些社会现象,特别是各种不正之风刻画讽刺得生动、深刻、辛辣、有力,往往活灵活现,一针见血,几乎是力透纸背,入木三分,因而脍炙人口,不胫而走。如说刻画某些机关干部的闲散逍遥,不负责任:
一杯香茶一支烟,一张报纸混半天。来了文件划个圈,实际问题不沾边。
讽刺有些干部巴结领导因而升官,其诀窍为:
打牌一宿可不睡,喝酒八两可不醉,跳舞什么步子都会,领导说什么都对!
有的民谣总结干部能否提拔,其条件是:
年龄是金牌,文凭是银牌,后台是王牌。
歌谣中对社会上的不正之风进行的抨击可以说是大量的:
一、小白棍儿(烟)不顶事儿,辣辣嘴儿(酒)顶一会儿,要想办成事儿,必须事儿换事儿(意思是必须有交换条件才行,例如你录用我女儿,我安置你儿媳之类)。
二、书记要建房,主任来帮忙;主任要建房,科长来帮忙;科长要建房,采购员来帮忙;采购员要建房,出差费帮忙。
三、会做不如会说,会说不如会拍,会拍不如会塞(贿赂)。
民谣古已有之,源远流长。“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飞鸟尽,良弓藏;狐兔死,走狗烹”之类的谣谚还长期保持着生命力。我国周代朝廷曾有采诗制度,当时的政府为了采集歌谣还专门养了一大批人。《汉书·食货志》说:“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于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何休《公羊传注》则说:“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民间采诗,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于天子。”政府采诗的目的也是十分明确的:主要是为了解民间舆论。据《国语·周语上》说,周厉王“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邵公谏劝他说:“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也有人论证采诗机构是从汉武帝设乐府以后才有的。但无论如何,了解下情和民意这一点对任何时期的政府都是十分必要的。
对于民谣简单地认为是说怪话、发牢骚,恐怕是不对的。即使一些民谣中有片面性或不准确的成份,也可以为领导提供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的宝贵资料,应该相信人民群众还是会明辨是非的。例如有一首顺口溜说:
共产党像太阳,照到哪儿哪儿亮。
共产党的政策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
这是对“政策多变”表示不满,但仍然把党看成光明的太阳!古代有一首民谣很值得我们注意,曾被孔子高度赞扬的子产在执政一年时人民咒骂他:
“取我衣冠而褚之,取我田畴而伍之,孰杀子产,吾其与之”。
但在他执政三年以后人民却赞美他:
“我有子弟,子产论之,我有田畴,子产殖之,子产而死,谁其嗣之”。(见《左传》)
一个有朝气有活力有自信力的政权,最怕听不到人民的声音,最可怕的是鸦雀无声。人们关注着历届人大政协会的民主发扬得如何,政治透明度怎样,这是一种极其可贵的历史进步;民谣好比是反映这种进步的一个侧面的镜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