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阅读
  • 0回复

绿岸(报告文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4-10
第5版(文学作品)
专栏:

  绿岸(报告文学)
  彭雁华 彭雁平
1986年春,阳光依如往常一样明媚、温暖,融化了微山湖畔的残雪,唤醒了沉睡的鸟儿。泥土上拱出了嫩叶。从阴暗潮湿的棚子里钻出来的黄牛,朝着希望的田野走去。然而,微山县的一个村庄的小学里,却传出了孩子们的哭声,那哭声绝望、尖厉、悲哀,像一把利刃搅着父母们的心。原来,昨晚一场细小的春雨,淋塌了他们的破旧的教室。第二天清晨,孩子们背着书包像小鸟似地来到学校,眼前的一切使他们怔住了:往日的黑黄色的土坯屋子不见了,校院里是一片瓦砾。校长呆呆地站在院中,擦着头上的汗水,暗自庆幸倒塌事件发生在夜间,学生们无一伤亡。可孩子们心里明白,这也许将意味着他们的失学。
时隔不久,县里又有几座小学接连出现了校舍坍塌的事件。于是,一份份的情况汇报,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县教育局。教育局的领导同志一筹莫展,因为在他们的心里装着一个可怕的数字:全县的小学校危房不是一处两处!而每年国家下拨的数量极少的教育经费,只够修修补补,至于建新校舍,是他们做梦也不敢想的事。
回首解放后微山县的教育事业,使人们陷入痛苦的沉思:
1953年底建立微山县,当时与八个县搭界,结果素质较好的教师全部调到内地;
1957年,一场多年来罕见的大雨,使全县80%以上的校舍冲垮,当时80名教师被借调到邻县使用,大水退了,却不见老师回来;
1962年,教育战线整顿,大批“政治上不可靠”的教师被刷了下去;
1968年,一个“侯、王”建议,将360多名教师撵回原籍工作……。
微山人把这些日子镂刻在心底。
微山县夏镇殷庄管区党委书记朱金海,这位三十六岁的农民的儿子,长得熊腰虎背,两根胳膊足有碗口粗。但他粗中有细,近些日对学校危房倒坍有所耳闻,正要到学校看看,偏巧,县教育局来了一位领导,于是,他便带着双重使命来到了夏镇的“联小”。查及历史,这些房子建于清末年间,后来成了地主的宅子,村里上了年纪的人,至今能把当时大门口两边哈叭狗张嘴兽描述得活灵活现,那个年月,堪称是最好的房子。解放后,这里当了学校。几十年过去了,村里挨家挨户的房子盖了拆,拆了盖,大都翻了好几遍,而这所学校却越来越陈旧。张嘴兽消失于何年何月,无从考证,但残留的教室已岌岌可危,真是一百八十度的大翻个——当年最好的房子成了最破的房子。
步入校园,县教育局里的那位领导来到院内惊愕了足足有二分钟,如果不是亲自到学校看看,他决不相信这竟是解放了三十多年的一所人民政府小学。狭小的校院,满地是砖头瓦片,年久失修的房屋,顶上残留的瓦已稀疏零落,教室的墙壁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窟窿,有的窟窿上接房檐下连地皮,似窗更像门。久之,窗门的功能合二为一。在院停了一会,他们悄悄走近了一间教室,还没等入门,讲课的老师不知在哪个“瞭望口”看见了诸位领导,突然一声号令:“起立!”孩子们站了起来。奇怪的是,他们个个弓着腰,像被地上一根无形的线牵着脖子,全是深鞠躬姿势。领导们大为不解,细细一看,才看出门道,原来孩子们双手都在压着自己垒起来的岌岌可危的课桌,以防倒塌。课桌用料五花八门:半头砖、土坯、青石板、棺材板……孩子们仰着一张张干瘦的小脸,睁着一双双眼睛看着来人。这位教育局的领导走上前,想说一句安慰的话,可被喉咙里的东西堵了回去,他把身子转过去,为了不让孩子们看到他那双潮红、湿润的眼。朱金海不忍看着孩子们难受的样儿,便喊了一声:“坐下吧”。只听“?哩哗啦”一阵坍塌声,是孩子们坐下时互相用腿和胳膊肘子碰倒了“桌子”。于是,他们只得赶忙用两只冻得像小蛤蟆似的手又重新垒了起来。
教育问题牵动了全县五十多万人民的心。
1986年冬末春初,微山县委会议室内,容纳着县里五大班子领导及各部门的负责人。此时,人们正在听着分管文教的副县长高广娥的汇报,这位平素粗声大气爱哈哈大笑的女人,此时的嗓音稳重而又略带激动。这是决战前的一次宣传,因而非同小可。请来了五大班子领导,这仅是她运筹的这场戏的第一步棋,当然高潮还在后面。会议将要结束时,县委书记胡广连猛地站了起来,把悬到半空的手掌朝下一砸,只听“啪”的一声,把所有在场人的心拍得热乎乎的。这是一声微山县人民翘首等了太久太久的“拍案”。随即,一个“奋战六十天,突击两改造”全县校舍的口号飞出县委大院,震动着1600平方公里的土地。
这是微山县有史以来最宏伟、声势最大的一次工程。如果375所中、小学校全部得到改造,这将需要多少工?需要多少料?县里的几位“活电脑”手指头一拨啦,冒出来一长串惊人的“天文数字”:600万元!而这笔款如果单纯靠国家投资,要到何年何月才能完成改造校舍的任务。
于是县委又作出新的决定:集资修建校舍。
第二天,县银行取款的人甩出了长龙。县委机关工作人员率先响应,多是几十元、几十元的朝集资办公室送,有位干部一人拿出了900元。
下面的乡镇呢?县委有五个字:集、捐、借、贷、补。乡镇、管区、村队层层包干,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料出料。
微山是个穷县。三年前,人均收入仅二三百元,群众常常为花一角钱合计半天。今天要从每人的口袋里一下子掏出十几元,这是个多么痛苦的现实。
夏镇殷庄管区是这次“两改”的重点。虽说偌大的管区,七个自然村适龄儿童入学率不到60%,仅有三处小学,且多是危房。每天,上课的钟声响过许久,教室还闲着一半,就是上了学的孩子也因担心害怕,不来上课。
“两改”开始了,朱金海凭他性急的脾气,恨不得一夜之间把新房子盖起来。滂沱的大雨,他开着自己的拖拉机到外地拉水泥、钢筋。一路上他归心似箭,货物超长超载,加上连连轧倒了三棵小树,外带一头猪,一合计,罚款费、赔偿费足足90元。好汉做事好汉当,自己掏腰包认罚。料备得差不多了,钱也花光了,于是,他背着家人把自己的拖拉机开到集上卖啦。便宜货出手,自然速度快得惊人。一转手12000元又变成了料。
几十天的点火工程,新学校总算是盖完了。乡亲们看着那宽敞整洁的校院和两层米黄色的教学楼,还有那高大的围墙、浅灰色的大门,谁不眼热。新校开学了,天还不亮,大人们就领着自己的孩子拥挤在大门口,生怕报不上名。原先请都请不来,现在家里能送的都送来了。朱金海看着孩子们一张张欢笑的脸,看着在新学校上空飘动的那面红旗,眼眶里渐渐变得温热起来。竖起这面旗多不容易呀!它是在先辈鲜血浸染的土地上竖立起来的。
是的,这里曾是一片染血的土地……
微山湖上那丛丛芦苇被风吹得发出“呜呜”声响,好像一个老人的絮语,向人们描述当年那一幅幅悲壮的场景:
铁道游击队夜袭微山岛;
智送刘少奇、陈毅同志过湖;
开辟了湖上一条通往革命圣地延安的水上交通线……
始建于1908年的昭阳乡红星小学,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曾一度为鲁西南地区的一座著名的抗日小学。1931年微山就在这里建立了第一个党支部,那一颗颗红色的火种撒向了微山的泥土湖泊,而红星小学从此成了一支培养革命干部的摇篮。他们成立了青年读书会,印发革命宣传品,有力地配合了地下党组织的活动。但在血雨腥风的年代,他们也不得不与敌人周旋。日本鬼子来了,他们就拿出日伪的书,鬼子走了,他们就学习革命的书籍,在这样的条件下,这所学校为革命培养的县团级以上干部就有一百多。
时间向后推移了几十年……
让我们再回到今天的红星小学的课堂上来吧。一位老师正站在一块斑斑驳驳的黑板前讲课,他时而回过头,踮起脚尖在一团发黑的地方写字。也许这块黑板以前有一张席这么大,而今天,却只残留下一块巴掌大小可以写字的“书面”,更不用说那残破的土屋了。
课间铃响了,孩子们像发了疯,不顾一切地从小黑屋子跳出来,向校园一隅仅有的一间厕所冲刺,眨眼工夫,一条长龙阵分别从男女厕所豁豁牙牙的小门里甩了出来,上课的铃声落下一大会儿了,厕所门口的队伍还不见消失。五个村的四百多个农民的后代,挤在一块仅有3亩地大小的地盘上。狭窄的校园,封住了学生们的视野,禁锢了学生们的心理场。
县里要搞“两改”了,春雨浇到了这块干涸已久的土地上。为了改善学校面貌,曾8次上书县领导的全校教职员工高兴地相互捶肩膀。刻不容缓,他们分几路出兵,有的搞集资,有的看地皮,有的跑建材……
两个月后,一面鲜艳的旗帜在一块宽坦的校园里升起来了!这是历尽艰辛、备受磨难的旗帜,是被多少人血汗浸染的旗帜。开学了,教室里里外外,一切的一切都是新的,而唯独老师盒子里的粉笔头是旧的。孩子们哪里知道,老师们要从指头缝里一分分地抠回建校的耗资。粉笔头短的再也捏不住了,老师们就用食指摁住写,那崭新的黑板上,一笔笔、一笔笔留下了老师手指上的血迹……
微山呵,你一副失血的面孔,你的血不能再流了!
一年前一个炎热的日子,一支由省委、省府主要领导同志率领的省委、省政府的现场办公队伍来到了微山县。他们在微山的日日夜夜,深入现场、深入群众,像一个个精明的医生,为微山疾病诊断,排除了“再障性贫血”说法,结论为“缺铁性贫血”,把教育问题提到重要的位置上来了。最后确定的调子不是“扶贫”,而是开发。
是的,微山自古素有“日出斗金”之称,这里的经济资源非常丰富,那180多万亩的微山湖,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是绝妙的水上天衢,湖内生长着七十多种鱼,湖面上荷花下的野生藕是大自然的馈赠。还有前不久探明的地下储量为27亿吨的优质煤,以及可供广泛用于各个领域的高品位的稀土……
大自然赐给人类的那一份丰厚的礼物,在地层深处昏昏沉睡了多少年代?难道以智慧勤劳著称的微山人民,在今天走向现代化社会的途中停步了吗?
春雷滚动在微山县的上空。它在呼唤,呼唤着知识和人才……
“两改”了,全县家家户户好像都有了喜事,大人小孩的脸上总是挂着笑。可是,两城乡北箔东村的女支书李呈英却为了两改而落了泪。这位年近六十的支书,还是黄毛丫头的时候,就当上了六十多人的“姊妹团”指导员,她清楚地记得,当年,在青纱帐里,石板当本子,滑石当笔,跟着两个姓李的先生学了一百多个字,后来,随着游击队东跑西颠,枪杆子消灭了敌人,可岁月也无情地消化了她肚子里的那点少得可怜的墨水。她盼着革命胜利后,革命的后代能安安心心读书。但几十年了,她每到学校一次就伤一次心,那一间间破庙似的教室,四周布满了窟窿,没有一间囫囵的。她暗暗在心里骂娘发誓,不让学校变样死也不瞑目。“两改”开始后,上面计划着合班并校,有人传信给她,东村的小学要并到别的村去。她着急了,人家是穷村,俺也是穷村,为啥人家都办学校,俺不能!她天天往管区跑。学校跑下来了,她的脚脖子却肿得老粗。第二天,她一瘸一拐地为新学校选地址。突击性的工程就要在一片翠绿的苹果园旁边建成,偏偏在这节骨眼上短料窝工,再无钱购料。冷落的工地上,只有李呈英独自一人蹲在这里,滚烫的泪水在眼窝子里打了个旋,继而溢了出来。战争年代,母亲失明,她没哭过;饥饿过度,她没哭过;……今天,感情的大坝决了堤,她像一个孩子似的失声大哭起来。
李呈英不知哭了多久,太阳就要衔山的时辰,她踟蹰朝家走去。拐了一个弯,她透过浮肿的眼帘见家门口站着一个人,近了才知是本村八十六岁的五保老人赵殿堂。这时老人也眯着眼睛认出了李呈英,便微微颤颤地迎了上来。
“呈英,俺等你半天咧……”说着,五保老人把攥在手心的一捆钱颤微微伸了过来。
等李呈英反映过来时,那一捆被老人攥得热乎乎的200元钱已到了她手里。
“赵大爷,你没儿没女的……”李呈英说着又要掉泪。
“呈英呵,孩子们要搬进新大楼里念书了,俺心里多高兴……可俺听说钱不宽绰,这几个子,就算俺对村里后生们尽点心意吧!”说着,老人脸上的皱纹在微微抖动。
“学校还缺个看料的是吧,从明天起,俺来顶这个活儿……”
微山初夏的夜晚,阴而冷。赵殿堂老人拎一个小板凳,守在工地。独山湖上,窜起的一阵阵西北风,撩着他那单薄的衣衫。向老人频频偷袭的还有个头特别大的蚊子。他嘴里叼的那根细长的烟袋锅子,在夜色中若明若暗,好像银河系里一颗遥远的星星。
学校总算全部竣工了。末了,只剩厕所差根木料,是李呈英急中生智,借了邻居一根锄头把。当这根锄把庄严地挑起了厕所斜梁时,才算了结了她一生最大的心事。
学校升旗那天,全村的男女老少,吵吵嚷嚷地都在学校聚集了。透过稠密的人群,李呈英在茫茫人群中寻着赵殿堂老人的身影。后来,她才听说,老人病倒了……
1986年5月,微山县教育史上翻开了崭新的一页,那“前十年想做的和后十年要做”的事情仅在几十天之内就完成了。全县375所中小学,全部消灭了黑危房、土台子,新建校舍1891间,改建1707间,新打木质课桌凳3758单人套……这一串串多么枯躁的数字,却在微山人的心里注入新的含义……
教育改革的熏风,将一颗颗蒲公英的种子带到了黄河下游这块广袤的土地上。
齐鲁大地不愧为孔老夫子的故乡,从省领导到普通农民,都投入了教育改革的大潮。率先在全国完成了农村校舍的改造任务,使90%的农村中小学实现了六配套,一千多万名农民的后生坐进了明亮、宽敞的教室,向黑屋子、土台子作了永久的告别。
再说北箔东村。李呈英听说赵殿堂大爷病了,她使出吃奶的劲,东挪西借凑够了200元钱。晚上,李呈英把200元钱叠齐、包好,心里琢磨着,赶明儿一大早带上钱,看望老人,说啥也让老人到学校瞅瞅,假如老人还能走路,就扶他去,要是腿脚不灵便,俺就用小车子推他去……想着想着,她忍不住噗嗤笑出声来。
子夜,天空一颗流星划破夜空,陨落在美丽的独山湖畔,桃花山麓……
赵殿堂老人没有跨越死亡的海,在这个不平凡的夏夜,默默地告别了人间。
为老人出殡这天,李呈英亲自请来了一班吹打队,还在路的两旁安放了地炮。这是一个古老而又极为隆重的葬礼。赵殿堂老人虽没有一个子女,但村里所有的人好像接到了命令,纷纷来到了大街上。往日横贯村庄的大道显得狭窄了。人们簇拥着老人的灵棺,在街上一步一步地挪动着。沉重的炮声,悠哀的唢呐声,以及人们悲恸的哭泣声汇合在一起。大地在微微颤动……
噩耗传到了学校。此时,孩子们正在明亮崭新的教室里上课,课桌前无一虚席。起初,先是讲课的老师喉咙哽咽了,话音越来越小,听不到了声音。他背过脸,面向黑板,掩饰着自己的泪水,渐渐地孩子们也都捧起了书本,遮住了面孔,小嘴在激烈地搐动着。突然,一个孩子低声喊了个“赵爷爷……”旋即,六百多名学生的校园里,传出了孩子们嘶心裂肺的哭嚎。他们坐不住,一齐涌出教室,加入了送葬的行列……
几天后,一座新的小土坟隆起在独山湖畔,在诸多的坟墓群中,显得极为普通,不大不小、不高不矮,不同处,坟头上没栽一颗葱,散乱在周围的,是一只只用纸扎出来的素花。看得出,这些祭奠之物是出自孩子们嫩稚的小手……
与此遥遥相望,是一座四周用青条砖垒砌的古老建筑——伏羲陵。这是流传在民间一个最远古、最动人的神话。相传,伏羲氏与女娲氏就在这里相婚而造就了人,从此产生了新的奇特的人类智慧星系。而人类的智慧不是先天就有的,必须靠后天的培养与教育。微山人所花的这一番心血,不正是深知此理,期冀他们的后代渡到智慧的绿岸么。(附图片)
  雷猛 插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