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阅读
  • 0回复

与孔德懋委员谈加强儒学研究——两会外手记一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4-10
第8版(副刊)
专栏:

与孔德懋委员谈加强儒学研究
——两会外手记一则
舒芜
读了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孔子第77代嫡孙女、中国孔子基金会副会长孔德懋女士的《加强儒学研究促进祖国统一》(载1988年4月1日《人民日报》第1版“两会手记”专栏),我想来一篇“两会外手记”。
先表明立场:我是坚决拥护“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的。
再表明这样一些态度:我和孔德懋女士一样,赞成要加强儒学研究,赞成要促进祖国统一,虽然我看不出二者之间的关系。我和孔德懋女士一样,十分憎恶“四人帮”搞的什么“批林批孔”运动,十分赞赏梁漱溟老先生当时敢于公然顶住“四人帮”压力的高风亮节,虽然我并不赞成梁先生关于儒学的主张。同时我也和孔德懋女士一样,为孔府、孔庙、孔林保护得很好而欣慰,也希望远在台湾的孔德成先生能回来看看,虽然我说这些话远不及孔德懋女士有资格。
什么叫“儒学研究”?当然其中会有极不相同的看法,从全盘赞成儒学,直到全盘不赞成儒学的,都可以来发言,互相交流,互相启发,互相反驳,这就叫作研究。经过一定时间之后能取得比较一致的看法固然很好,长期争论下去,甚至永远争论下去,也不是不可能,也没有什么不好。例如我十分拥护“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运动,我现在对儒学虽不是全盘否定,还是基本上不赞成。我本来认为有权参加“加强儒学研究”的行列,看了孔德懋女士的手记,却有些顾虑了。这不是因为孔德懋女士对儒学的意见显然同我相反,那并不要紧,正好研究研究。我顾虑的是,孔德懋女士的立论,“立”的方面是讲儒学如何好,“破”的方面只讲了“四人帮”的什么“批林批孔”运动,这就好像是说今天如尚有人否定儒学者,就是“文革余风”了。叫我怎能不顾虑?其实大家都知道,“四人帮”当时何尝真是要批孔?他们搞的是“批林批孔批周公”的反革命阴谋。当时大家心里都明白,不过像梁漱溟先生那样公然顶撞的不太多罢了。现在来提倡加强儒学研究,要举出“四人帮”的“批林批孔”为戒,也未尝不可。但是那只能作为阴谋政治的一个例子,不是混同于真正学术上的反孔派。对于后者,站在拥孔派的立场上的人,应该表明
“我反对你的主张,但是拥护你主张的权利”的态度,反孔派对拥孔派也应该如此,这才是加强儒学研究的正道,假如“加强儒学研究”不是“尊孔”的别名的话。
孔德懋女士关于儒学如何好的一些论断,我也有不同的看法,例如她举出“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我也未尝不可举出“内中国外夷狄”来,不过那是学术研究的范围,这里一时也说不清。最后我只想提出一点:将学术、文艺直接服务于某一具体任务,这种做法过去已经失败了,既摧残了学艺,于实利上也没有什么真正用处。加强儒学研究,除了希望海峡两岸学者的研究应该交流这一点而外,它本身如果真正是科学研究的话,对于促进祖国统一有何近功,我也是怀疑的。
1988年4月1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