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穷,更要办好教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4-10
第8版(副刊)
专栏:实习小记

穷,更要办好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 王冲
延边属于老、少、穷地区,毋庸讳言,那里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很低的,触目皆是七零八落的土房、木房和草房,一群群衣衫不整、流着鼻涕的娃子。现代文明离这里还多么的遥远!
可这是刚入延边的感觉,再深入一步,就会改变自己的看法。参差破旧的草房、土房堆里,往往很惹人注目地矗起一幢瓦房,显得鹤立鸡群。也许你会想,那还不是乡政府的办公楼,到处都这样。那屋子里传出来的读书声却作了回答:那是所学校。你没听当地人说的一句话:“宁肯不吃饭,也要送子女上学堂。”多么诚恳,多么朴实,不正反映了延边人民对知识的渴求,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吗?他们懂得,延边那么穷,除了经济原因,就是还缺乏知识。过去自己没能上学,现在就是再吃苦,也要让孩子读书、识字。群众在自己生活尚不富裕的情况下,慨然解囊,资助建校。安图县月晴乡学校准备扩建、改建校舍时,全乡社员一个不拉,每人主动捐献十元钱。
在延边,从政府到群众,从上到下,形成了一股尊重老师的风气。这种关心,具体体现在每一件事情上。分责任田、责任山时,给民办教师特殊的照顾,使他们能安心教学;承包社办企业,先照顾教师家属,教师家庭的收入决不能低于当地的农民。教师节,学生们、家长们都争着邀请老师到家里做客。在这里教师成了令人羡慕的职业。
延边处在森林地带,交通不便,信息不灵,而教育质量在少数民族地区名列前茅。现在早已普及了中等教育,近年来为高等院校输送的新生超过全国和吉林省的平均水平,自治州内就建起了4所大学、6所中专,延边的少年宫也很有自己的特色。延边的文化教育能有如此规模,民风使然也。
社会是办好学校、搞好教育的巨大基础,一个尊师重教的社会环境是搞好教育事业的保障,人民只有在真正意识到知识和教师的重要时,才能创造出一个好的社会环境,促进乃至直接参与教育事业的发展。如果我们国家的每一个地区,都有这样的人民,这样的社会环境,教育事业何愁不发展?教师工作何愁没人干?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