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8阅读
  • 0回复

万户农民问卷调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4-11
第1版(要闻)
专栏:

万户农民问卷调查
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农村调查办公室
(刘福合 孙中华执笔)
当农村改革进入第10个年头的时候,中共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和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通过分布在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近300个农村固定观察点(村),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对10938个农户逐户进行问卷调查,征询了农民对改革等重要问题的看法。
对农村改革的满意度
万户问卷调查表明,87.4%的农户对发生在农村的重大变革感到“满意”,0.8%的户对这场变革持“不满意”态度,此外有11.8%的户既未表示满意也未表示不满意。
农户对改革表示满意主要是由于改革解放了生产力。按问卷设计答案选若干项排序(下同),关于为什么对改革感到满意的问题,90.4%的农户回答是“生产有了自主权”;57.2%的农户回答是“感到比较自由了”;51.5%的农户回答是“集市贸易活跃,买卖方便”。
感到不满意的农户中,理由依次为“农用物资涨价,供应不及时”、“国家收购农副产品价格低,合同定购任务重”、“各种摊派多、负担重”。
问卷调查表明,多数农户对改革的前景持乐观态度,相信农村改革的深化会继续给自己带来好处。53.3%的农户认为今后的生活水平会继续有所提高,其中8%的户认为会有“明显提高”;2.5%的户认为会“有所下降”;其它26.6%的户则认为“说不准”。
对于党在农村的现行政策的稳定性,42.2%的农户表示“相信政策不会变”;9.8%的农户表示“不大相信”;48%的农户表示“说不准”。
农户吃穿住用的变化
万户问卷调查表明,在“吃的方面”:94%的农户认为比改革前“有所提高”或“明显提高”;5.1%的户认为“没有变化”;0.9%的户认为“有所下降”,其中0.2%的户认为“明显下降”。
在“穿的方面”:91%的农户认为“有所提高”或“明显提高”;8%的户认为“没有变化”;1%的户认为“有所下降”,其中0.2%的户认为“明显下降”。
在“住的方面”:63.2%的农户认为“有所改善”或“明显改善”;35.2%的户认为“没有变化”;1.6%的户认为“有所下降”,其中0.4%的户认为“明显下降”。
在“用的方面”:82%的农户认为“有所提高”或“明显提高”;16.9%的户认为“没有变化”;1.1%的户认为“有所下降”。
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92.8%的农户认为是由于“土地承包到户,有了积极性”;54.8%的户认为是由于“就业门路多了”;40.2%的户认为是由于“农业技术水平有了提高”;另有26.9%的户认为是“老天爷帮忙”。
在全部调查户中,有3.9%的农户认为自己的生活水平下降。下降的主要原因,在这3.9%的农户中,23.2%的户认为是“土地承包到户后缺乏生产经验”;22%的户认为是由于“家庭劳动力减少”;17.4%的户认为是由于“除了种地外没有新的就业门路”;22%的户认为是由于“天灾人祸”。
在全部调查户中,自己认为已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占96%,其中34.2%的户认为生活已较为宽裕,5.6%的户认为已经富裕起来。4%的户认为至今尚未解决温饱问题。
农民手里有了钱,主要用于哪些方面?84%的户回答将用于“发展生产”;69.5%的户回答将用于“盖房子”;58%的户回答将用于“改善生活”;36.6%的户回答将用于“儿女结婚”;30.5%的户回答将用于“购置家用电器和家具”。
从问卷调查看,目前农民负担仍然比较重。1987年,调查户户均上交各种摊派和负担款109.4元。对于这些摊派和负担,25.5%的户认为“合理”;54.8%的户认为“大部分合理,小部分不合理”;15.7%的户认为“大部分不合理,小部分合理”;3.9%的户认为都不合理。
对粮食生产的态度
万户问卷调查表明,对从事粮食生产,52%的农户表示“愿意多种”;26.2%的户表示“种够自己吃的就行了”;18%的户认为“其它事情干不了,只好种粮”;2.7%的户认为种粮无利可图“应少种或不种”。
在粮食合同定购方面,1987年的粮食合同定购任务90%的农户完成或超额完成;10%的户没有完成。对定购任务,62.7%的户认为“应当完成”;3.4%的户认为“不应当完成”。
对1988年的粮食合同定购任务,有4.4%户要求“增加”;44.3%户要求“减少”;51.3%的户要求“维持现状”。
问卷调查表明,至1988年1月,调查户户均存粮1365公斤。55.2%的户有余粮待售。
从问卷调查看,1987年粮食“三挂钩”措施的兑现率只有80%左右。据有定购任务的8 658户统计,挂钩化肥户均应供给108公斤,实际供给88公斤,兑现81.6%;挂钩柴油户均应供应24公斤,实际供应20公斤,兑现82.6%;户均应得预购定金62.9元;实际得到54元,兑现85.6%(作为固定观察点,在物资供应方面可能有照顾)。
目前,91%的户反映化肥供应紧张;34%的户反映农用薄膜供应紧张;71%的户反映农用柴油供应紧张;6.3%反映小农具供应紧张。
几种主要农副产品流通现状
问卷调查表明,大多数农户生产的粮、棉、油、糖等大宗农副产品的流通,仍主要由国家收购,经市场出售的很少。
粮食:85.7%的农户生产的商品粮全部或大部分由国家收购;只有2.6%的户全部经市场出售粮食。
棉花:94.6%的农户生产的棉花全部或大部分由国家收购;2.8%的户全部经市场出售棉花。
油料:78.1%的农户生产的油料全部或大部分由国家收购;5.3%的户全部经市场出售油料。
糖料:81.8%的农户生产的糖料全部或大部分由国家收购;16.2%的户全部经市场出售糖料。
出售农副产品中农民最不满意的是什么?44.3%的农户回答“国家收购部门压级压价”;20.4%的户回答“国家定购任务太重”;5.6%的户回答“少数不法分子欺行霸市,垄断市场”。11.7%的农户对去年完成定购任务后,当地有关部门仍不允许他们自由出售产品的做法不满。
对村组合作经济的看法
及对干部的评价
对问卷所提“土地承包到户,是否有必要建立村合作经济组织”,62%的农户认为“有必要”;17.3%的农户认为“没有必要”;20.8%的户认为可有可无。
希望村合作经济组织主要做哪些事情,89%农户认为主要是“正确贯彻党的农村经济政策”;69%的户要求“提供信息,指导农户生产”;63%的户要求“搞好制种、排灌、机耕等服务工作”;59%的户认为主要应“鉴定和管理好各种承包合同”;45%的户要求“兴办集体企业,发展集体经济”;43%的户要求“兴办村内公益事业”。
对农村大多数干部的评价是:38.1%的农户认为他们“辛辛苦苦带领大家共同致富”;26.5%的户认为他们“只顾自己致富”;9.1%的户认为“光拿补贴,不干工作”;3.3%的户认为他们“不按政策办事”;9.7%的户认为他们“以权谋私”;13.4%的户则不愿表态。
择业和致富观念
问卷调查在问及“挣钱多,但要付出更多的劳动,你是否愿意接受这种工作”时,有70%的户回答“愿意”;8.3%的户回答“不愿意”;21.7%的户回答“无所谓”。
“致富面临的主要困难是什么?”77.4%的户回答“缺乏资金”;55.2%的户回答“不懂技术”;48%的户回答“信息不灵”。
对先富起来农户的看法:70.3%的户认为“不该眼红”;5.6%的户认为“应该限制”;4.9%的户认为“要富大家一齐富,要穷大家一齐穷”。
对文化的追求和对子女的期望
对文化教育在发展商品经济中的作用,54.4%的农户认为
“非常有用”;41.4%认为“有些用”;4.2%认为“没有什么用”。
对子女念书的要求:2%的户希望念到“小学”;8.2%的户希望念到“初中”;10.5%的户希望念到“高中”;12.6%的户希望念到“中专”;66.7%的户希望念到“大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