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石狮奇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4-11
第8版(副刊)
专栏:

石狮奇遇
刘大平
从泉州向西南行100多公里,就到了著名侨乡小镇——石狮。还未进城就被汽车堵住了,伸头窗外,嘿!汽车排了足足一里多长,大巴、小巴、丰田、尼桑……各色各样的车型,这儿都有。
走在街上,你可以看到抱着寒装的东北人,穿着入时的上海人,说着粤味普通话的广东人,风尘仆仆的西北人……走不上10分钟,就可以碰到十几个省区的来客。
石狮,你的魅力何在?
石狮,你的磁心在哪儿?
当然,石狮很美,闽南风光,侨乡腹地。白花岗石小楼,似瑶台仙乡;红花岗石屋宇,似红珊瑚般雅致。
人们到石狮,不是观光,而是买东西。多数是买衣服、鞋袜。也买一些稀罕的工艺品、塑料制品。这里的服装集港、澳、东南亚甚至欧美之最新款式,几天一换,换一次推出一批新潮服装,来石狮的人,走的时候,大包、小包塞得满满的。
到石狮不用担心交通问题。一天中,随便什么时候招手即停的中巴、小巴飞驰在街上,到福州、泉州、漳州、厦门、深圳;站在街边,等上三、五分钟就开来一辆。
我在街上漫步,眼前突然出现一个熟悉的面孔,他驻足打量我。四目相对,相知而陌生,雪白的衬衣,银灰色洒红点丝领带,考究的黑羊皮夹克猎装,一副“绅士”加“企业家”的派头。我的朋友中没太大的财翁,大多处在清贫线上,“大平,你不是留在北京了吗?怎么到这儿来呢?”他唤醒了我沉睡的意识。哦,是大学同学,记起来了,记起来了。他那时那么瘦小,黑黄,老爱独个儿在教室看书。一遇到班里的活动,团日、周末舞会、新年联欢什么的,他总是默默地坐在一角。学习一般,相貌平平。不知他家境如何,有何亲人,只知他父亲在新加坡,是个大资本家。我们同窗一年,就开始“文革”,从此各奔东西,我连他的名字都忘了。这时他掏出一张清香扑鼻的名片,双手递到我跟前:新加坡塑料公司董事长。哦,他继承了父业。他的公司在香港、马来西亚、菲律宾都设有分公司。
他是拥有百万资产的大董事长了。我疑惑地望着他。
“到我的办事处坐一下吧,好好聊聊。”
他在石狮的办事处,是一栋三层小洋楼,一楼为装饰豪华的客厅,二楼是职员办公室,三楼是他的居室。我们在客厅坐下,他仍在滔滔诉说着自己的经历,好像好久没跟人说话了似的,好容易找到一个知己:“我在祖国学习的知识有用场了。现在祖国的大门又敞开了,开启了第二条丝绸之路。我们国产的产品在东南亚一带很畅销呢!明年,我准备把我们的产品打入西欧市场。”他虽已加入“新籍”,但与我说话,仍是“我们”、“我们的”。一个人的一生毕竟只有一个根啊!
我望着容光焕发的面孔,回忆着大学的他,他何时有了这般口才,这般魄力,这般智能!人的潜力看来要在一定的环境和位置上才能发挥出来。他若不去继承父业,谁知他有企业家的才能呢?我们的社会如果能为每一个人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就好了。
石狮镇的居民多是妇女。她们过去在家育子、守业,丈夫漂泊海外谋生。每逢春节,来自异国的汇款单雪片般地飞回。而今的石狮妇女,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石狮今日的繁荣,不正是她们用双手绘编出来的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