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清华大学有偿服务注入活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4-12
第1版(要闻)
专栏:

统筹兼顾 加强管理
清华大学有偿服务注入活力
去年教职工人均奖酬金六百元
本报北京4月12日讯 新华社记者张宝瑞、江钱峰报道:清华大学在开展有偿服务中,注意统筹安排,加强领导与组织,合理分工和分配,取得了较好成效。
清华大学现有3000多名教师、1600名科研人员的编制。去年国家拨给清华大学3948万元教育经费,今年增加了58万元。但是,仅教职工的工资支出一项就需增加75万元,这还不包括每个学生培养费的增加。现在培养一个学生实际每年需要约2400元,但国家每年只拨给1830元。在国家财政困难、教育经费没有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学校有组织地进行有偿服务,对加强学校和社会的联系,加快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更好地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均有好处,对解决学校的燃眉之急,也是有帮助的。
高校人才济济,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绝大部分科技能量一直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这支科技力量如果直接与社会生产相结合,就能够促进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开展有偿服务,激发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既能为国家创造财富,促进四化建设,又能从中增加收入,改善个人生活。去年清华大学经过努力获得的有偿服务基金,除了补偿事业费不足的650万元以外,教职工全年人均奖酬金600元,有的“冒尖户”拿到1000多元。
学校还积极拓宽有偿服务的途径,更多地为经济建设做贡献。除了开展技术转让、继续教育及代培等有偿服务活动外,还建立了30余个科技产业联合体,这是学校开展有偿服务的重要形式。清华大学在实践中体会到,搞科技产业联合体更有利于科研为生产服务,也能取得一定的经济收益。如生物系从1985年开始派人与北京东风制药厂合办一个生产车间,拿出胸腺肽和花粉蜂王浆两项新技术,并贷款200万元,使这个工厂获得了生机,学校也获得较多的经济收益。物理系是学校奖酬金最困难的系之一,目前也与附近的西苑乡合办了一个推广静电织绒布新技术的工厂。学校计算机软件中心从1982年以来就向日本富士通进口系统软件,承担项目,逐步扩大,至今已创汇200多万美元。
统筹兼顾,正确处理有偿服务与教学的关系。清华大学的领导同志认为,开展有偿服务必须加强组织和领导,要全面安排,不能放任自流;否则就会顾此失彼,不仅影响教学和科研工作,而且将造成教师之间生活水平的差距加大,影响教职工之间的分工合作关系,特别要防止单纯追求“有偿”的倾向。为了保证800余名基础课教师安心在教学第一线工作,集中精力搞好科研,清华大学去年平均补助他们每人280元,加上各系所发奖酬金,全年人均增加收入600元左右,这种做法收到很好的效果。
清华大学对有偿服务收入的分配,兼顾校、系、个人三者利益,一般按“二、四、四”的比例分成,即20%上交学校统一使用,40%由系里留作发展基金,其余40%作为教职工的奖酬金。为了鼓励大家开展有偿服务的积极性,学校目前暂时采取奖金不封顶的做法。对学校机关工作人员,根据工作实绩拉开档次,进行分配,使他们也能适当增加收入,安下心来搞好党务、行政和后勤工作。(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