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阅读
  • 0回复

他走着一条艰苦的道路——记“龙学”家牟世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4-15
第8版(副刊)
专栏:文坛风景线

他走着一条艰苦的道路
——记“龙学”家牟世金
马瑞芳
《文心雕龙》研究,已被国内外学者称为“龙学”。
龙年之初,山东大学中文系牟世金教授完成了人民文学出版社预约多年的《文心雕龙研究》。他对这部历时5年而成的40万字著作,虽不十分满意,毕竟了却了多年的一大心愿。
牟世金在龙学上的一个重要突破,有这样一段趣闻:吴富恒在任山东大学校长时,常向中文系教师们介绍西方文论大师瑞恰慈,有一次说到瑞恰慈的观点:“主观的情来自客观的物,客观的物制约着主观的情;物、情都要通过语言来表达……”。“物、情、言”关系,使牟世金怦然心动,一种突如其来的灵感电光石火般地冲击着他:很有道理,颇为新颖,但又似曾相识。
“物、情、言……”牟世金回到书斋,日复一日地冥思苦想,穷追不放。书桌上摊开了各种《文心雕龙》研究著作,书架上取下经、史、子、集等有关资料,书页飞速翻动,红线蓝线一道道画了上去……
终于,牟世金从古老的中国“龙”的龙体中,捕捉到了那似曾相识的东西。和笑话大约同时出现的,是《中国社会科学》上刊出的牟世金严谨新颖的论文:《〈文心雕龙〉的总论及其理论体系》。本文提出:《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就是以物、情、言三者关系为纲,以“衔华佩实”为主干构成的。
西方文论的只言片语给东方龙学带来新的突破。从语义学派到龙学,羚羊挂角,无迹可寻,这个奇特的学术现象大约是吴富恒教授及其恩师瑞恰慈始料未及的。
牟世金早年师从于陆侃如教授,而今天能被称为“龙学家”,是因为他关于《文心雕龙》的著作已有注、译、选、编、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年谱汇考等不下十种,得到国内外学者的首肯。程千帆教授曾称誉牟世金在《文心雕龙》研究方面“卓著成绩”。苏联学者李谢维奇在他的专著中多次提到牟世金的观点。日本学者安东谅称牟世金的著作为“精密的理论”。其实,龙学仅是牟世金教授研究工作中的一个“点”,他还铺开了一个广阔的“面”,眼下正在主持国家教委博士点项目“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史”的研究和撰写。著文必求新意,哪怕一点一滴,这是牟世金多年来所追求的。他涉猎龙学、古文论、经学、玄学、文字学、比较文学等,所论常有新意。
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方面应走自己的路。牟世金致力于传统经验的综合研究,无疑是必要的。但他目前正在奋力迈进的,却是一条十分艰苦的道路。因为他所要研究的任何一个专题,都非仅精通一家者所能为。
龙年前夕,牟世金出任山东大学中文系主任,除了主持繁重的系务工作,作为中国文心雕龙学会的秘书长,正协助会长和主办单位,为迎接今秋在羊城召开的盛大国际龙学会作种种必要的准备工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