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目标:符合国际惯例——天津市改善投资环境纪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4-16
第1版(要闻)
专栏:

目标:符合国际惯例
——天津市改善投资环境纪事
本报记者 肖荻
大满意和小不满意
近年来,天津市在改善投资环境上下了功夫。一些见多识广、挑剔严格的外商,对天津的投资环境也表示赞赏。
“天津有个好港口。有很多很好的大学毕业生。尤其是有一个很理想、很明白事理的市政府。”3月15日,天津最大的一家合资企业美方总经理马惠霖先生对我这样说。他是根据中美合资的天津奥的斯电梯公司开业四年来的实际体会作出回答的。
“李瑞环市长曾明确指出:要帮助在津投资的外国企业能得到合理的利润,这对日本投资者很有吸引力。”这是3月10日开业的日本三和银行驻津办事处负责人冈田立夫的答记者问。从70年代末期就与中国打交道的这家银行,对中国知之甚多。
“我到过世界上许多国家,在中国也跑过几个城市,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速度是令人吃惊的,就在我们那里也很难作到!”矗立在天津开发区的嘉泰陶瓷工业公司2万平方米人字型框架厂房,仅9个月即落成。为这家公司装配生产线的意大利技师弗兰西斯这样评说。
一次,美国大使馆商务参事黎成信曾就天津开发区向国内写了一个考察报告,说:发现了第二个蛇口……
难道外国人对天津只有好话?当然不是。就在今年春节前,主管对外经贸事务的天津副市长李长兴,先后在开发区和市办两次与外方经理们对话。来自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发言踊跃,小自厂门前垃圾清除迟缓,大至海运拖期招致亏损等,举凡人才来源、物资供应、水电房租价高、房建质量差……大大小小足有200多条意见。那坦率而友好的气氛,表明外商在大满意中还有小不满意,并对消除小不满意抱有信心。天津并未使对话者失望。副市长除当场就降低费用、仲裁人员调动、保障外商经营自主权等作出决策外,会后还立即组织石油、保险、市政工程等公司派人到东堼、天山等合资企业就所提问题加以解决。天津市对100多家外资企业逐一登门进行服务的活动,正在加紧进行中。一向较为棘手的难题是物资供应,专门为此而成立的“外资企业物资供应服务公司”已于2月29日开市。副市长李长兴当场再次宣布:凡是对话中提出的问题,我们都要给以切实解决。显然,天津投资环境并非完美无缺,但自我改善的机制在活泼地运行着,这也许正是外商赞赏之点吧?
快节奏与信赖感
天津市在改善投资环境上所作的努力是全方位的,而又以提高办事效率为重点。
“国际商战取胜于快速反应。任何好项目,如拖拉扯皮,失去时间,也就失去市场!”曾在嘉泰陶瓷工业有限公司工作的日本专家若林允这几句话,正是外国投资者的共同心态。天津市政府高度重视这一要求。李瑞环市长不止一次向干部谈到天津开放初期一位外商因洽谈拖延拂袖而去的往事,反复强调:一要叫外商有利可图,二要提高工作效率。仿照国际惯例,改善投资环境,经常是市里动员千军万马的口号。
在以下几点进展上,人们的印象是深刻的:
——天津既重视硬环境的改善(水、路、气、电以及港口、通讯等设施),更重视软环境的改善;
——市领导、市经贸委负责人与客商有良好的个人交谊,同时更注重通过立法保证国务院有关决定的实施。天津司法界对一项中方向一家合资企业索赔事件中,按照合同毫不犹豫地保护了外商的合法权益,这一判决影响极佳。
——既改善生产经营条件,也改善生活、娱乐设施。去年天津东郊新建的高尔夫球场以及一批高级宾馆的健身、游乐设备,颇受外商欢迎。
——是涉外部门的事,也是各行各业的事。去年全市86家餐馆、饭店、旅游汽车公司开展了适应对外开放的优质服务竞赛,效果良好。
在这方方面面的努力中,最有决定意义的还是“丢掉慢动作,实行快节奏”。海外大小商社、跨国公司、金融机构、华侨商户到大陆来最怕庙多神广,到处烧香。天津开发区率先实行为客户一揽子解决问题,并为客户代办工商登记、税收、金融、保险等事务。一家急着要与美国就保暖瓶达成订货协议的客户,只用一天就与天津开发区谈成项目。继而,地处天津闹市区的“外国投资服务中心”,于去年6月开业。在同一层楼的方寸之地密集着办理外国投资事宜的14个业务单位和8个政府部门,构成一个纵向管理下的横向联合。过去,外商来津洽谈需各处奔跑申办,好容易在计委、建委那里过了关,也许到房地产、环保这里又卡了壳,前功尽弃。现在则客户一到“中心”,所有各部门便都聚拢来一齐咨询会商,从立项到征地、基建、人事、招工……很快都谈出头绪。过去谈项目、批项目是无定期的“马拉松”,现在则由“中心”明确规定了不得拖延的“最短审批时间”:项目建议书21天,可行性研究报告31天,合同审批21天。过去和下边谈了还要层层上报,现在则由计、经、贸委等派来副主任、处长兼“中心”的副主任、部长,有的当场表态算数,有的即便仍需回机关盖章,亦全由“中心”代办。记者在这里看到,过去往往是你卡我、我卡你,各显神通,对客户则“等你来求”,现在却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对客户以“为您服务”为荣。人事部的张来福去年夏天一个人为几十家合资企业寻觅和配备了几百名专业人员。他说:“过去我在机关从来没出过痱子,这回可累得出了一身。”西班牙一家外商回国后,还就洽谈中与甲方的分歧点,给“中心”来电请帮助出主意、想办法。信赖感,这是国际交往中最可宝贵的东西。
从慢腾腾的衙门作风,一变而为热乎乎的服务精神,这一变化是怎样发生的呢?
战略意识和紧迫感
动真格的。这是天津干工作的一大特色。
市领导尽管千忙万忙,总要抽时间和签项目的外商洽谈,直接听听意见。天津开发区负责人曾连夜和外商洽谈,转天落实有关问题。即以“中心”而论,那里不仅聚拢了各涉外单位的代表,而且请各实权单位负责人来兼职,把计委的外经处、经贸委的外企处等整个端过来兼任这里项目部、咨询部的工作。在其位,谋其政。最重要的是在办事程序上进行一番优化组合,一切立足于服务。
不久前,一家合资企业董事会决定开除两个严重违纪的工人。这二人到处申诉,纠缠不清,而有关上级工业局也抹稀泥。这些事虽然没有红头文件规定应由“中心”管,但他们不踢皮球。当外商来投诉时,他们立即明确表态:如工人认为开除错了,可以向法院起诉,但合资企业董事会有权开除工人,并出面协调。“中心”根据经验制定出一系列法规报经市里批准实施,使工作日益走上规范化的轨道。外商感到不仅办事加快了节奏,而且意见有处提,难题有处诉,有了可靠的主心骨。
天津所以在改善投资环境上,能拿出同搞引滦一样的认真和干劲,是与天津市对整个宏观战略的把握相联系的。从全球方位思考,天津完全可以建成一国际工商大港,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但天津市领导经常提醒干部:天津政治重要性不如北京,对外开放不如广州,轻工不如上海,重工不如沈阳,因此,提高工作效率,创造自己的综合优势,来改善投资环境,大力吸引外资,便成为当务之急。在天津一些高校、区局经常举办针对性很强的外经外事业务培训班。记者在“中心”就看到旅游局来敦请主任去讲外贸课。这些课程讲理论、讲法规、讲管理,更讲开放给天津带来的实惠,讲历史机遇赋予天津的重任:1986年天津的合资企业利润的分配是国家68%,外方20%,企业12%。1987年在已开业的136家企业中,市区44家工业企业平均税前投资回收率达27%,显著高于国营企业。外商投资带来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市场信息、销售网络更是一笔无形的财富。何以大塚制药公司管理人员无几,开业第一年便可达到600万件产品全部合格?何以奥的斯电梯公司不增一分土建面积,三年内产量提高一倍?……件件事实表明:兴办外商投资企业外方固然得利不少,我方得利更多。改善投资环境,落实沿海经济发展战略,正是振兴天津经济的一条康庄大道。这些,促使某些同志从战略的高度认识问题,使自己在对外开放问题上的旧观念化解、转变……
3月7日,赵紫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邀集的沿海地区负责人座谈会上说,外商对天津反应好。天津市有关领导见到记者时,却搔着头连称:“压力太大了,实在是不够。”这也并非客套话。在他们看来,改善投资环境是个不断发展的系统工程。按照国际惯例检视自我,差距尚多。一些服务单位改进工作还很迟缓。“眼下搞大进大出,群雄并起,不可稍懈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