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阅读
  • 0回复

北工院有偿服务健康开展 学校增收入 学生长才干 教学有保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4-18
第3版(政文)
专栏:

北工院有偿服务健康开展
学校增收入 学生长才干 教学有保证
新华社北京4月18日电 (记者黄威)北京工业学院的实践表明,高等院校开展有偿技术服务利大于弊,既保证了教学,又激发了高校为经济建设服务的积极性。
北京工业学院于4年前就开始面向社会开展有偿技术服务。如今,这个学院运用专业技术的优势,设立了10个科技开发机构,与全国10多个工厂建立了科研生产联合体,推出20多项技术项目,初步形成了以学院为轴心的科技开发产业。开展有偿技术服务,使北京工业学院获益非浅。
首先是搞活了学院的经济。近几年学院通过开展有偿技术服务,每年都可以获利300多万元。学院用这笔钱弥补了教育经费的不足,全年人均奖金500多元。
其次是促进了教学和科研。全院最早开展有偿服务的力学工程系,在收入增加后更新了试验室的全部仪器,为教师开辟了一所环境舒适的阅览室,每年拨出8000元的买书费。同时,在考试期间,冬季每日给学生增加一个鸡蛋,夏天给学生购置冷饮。这些做法进一步激发了师生教书、学习的积极性。近年来这个系学生的各门功课综合分数逐步提高,有4项科研成果获国家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编写的一本教材获国家优秀教材奖。由于系里教学水平提高,国家最近还批准增设一个博士研究生点。
第三是有利于培养国家需要的人才。过去由于闭门教书,北京工业学院培养的学生不能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近几年学院主动服务于社会,及时了解社会上的需求,调整了10多个专业,毕业的学生大多符合使用单位的需要。车辆工程系过去分配学生较困难,开展技术服务后这个系得知社会上急需汽车设计制造人才,就准备同北京汽车公司合办汽车工程学院,还未招收学员,不少用户就前来“订货”要人。
北京工业学院院长朱鹤孙教授说,高校开展有偿技术服务在国外是很普遍的,即使是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的大学也利用这种方式来增加收入,促进科研教学。我们学院有教科人员近2000名,其中有630人是专门的科研编制,在校学生近6000名,教师与学生的比例是1∶3.26,而国家规定的比例是1∶6.6。学院约有各类仪器1000多台件,近年还购进了几台现代化大型精密仪器,但利用率不到50%。学院每年都有70多项部级鉴定的科研成果,大部分锁在柜子里,没有在四化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高校开展有偿技术服务既能发挥我们的优势,又能分担国家的困难,于国、于民、于校都有好处。
高校开展有偿服务是件新事,不可避免地要出一些问题。北京工业学院就曾经出现过有的教师不愿接受教学任务而想去搞开发;有的教师专业课还未教完,就跑出去进行技术服务。学院为此采取了一些保证有偿技术服务健康开展的措施:一是各系任教的教师必须保持在60%以上,基础课的教学中应有50%的高级职称的教师。二是奖金分配差距不要拉得太大,要保证教学人员的奖金不低于全部人员平均收入的水平,教学成绩突出的要给予重奖。三是对教师要进行教学标准的评估,由系里和学生从教学质量、态度等方面打分,并归入教师档案。四是根据人员情况,进行适当分工,有所侧重,以稳定教学队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