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在激烈竞争中求生存发展——1988年日本店铺展观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4-19
第7版(国际)
专栏:

在激烈竞争中求生存发展
——1988年日本店铺展观感
姚赣南 谢映
红、黄、蓝、绿、黑五色方格拼成的一个人型,正挥动着双臂向前奔跑——这就是1988年日本店铺展的主题画。它似乎象征着不断更新经营观念和方式的日本工商企业,力图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
(一)
日本店铺展始于1972年,今年是第17届,也是历届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在东京晴海展览会场的5个展览馆内,430家工商企业同时摆开了宣传阵势。雪片般飞向参观者的广告传单和产品说明书均彩色印刷,装帧精美,图文并茂,有的像杂志,有的如卡片,还有的备有印着企业地址的信封,以供人们随时索取资料。
日本工商企业推销商品的主要宣传手段是广告。展览馆外,电视、报纸、杂志、电台中广告内容比比皆是。华灯初上之时,霓虹灯广告又以其多变的色彩和图案吸引着行人。在东京银座、新宿的繁华街道上,每幢大楼顶上、侧面和店门口,都密密麻麻地排列着霓虹灯,一眼望不到尽头。较为新式的是大屏幕电视和不断变幻文字的电光显示板,更显示现代化气派。地铁车厢内、出租汽车上,也已成为广告的必争之地。一节地铁车厢内,广告牌竟有几十、上百块之多,令人目不暇接。
实物广告也随之兴起。富士照相企业向人们赠送精美的彩照,以显示其胶卷和相纸的质量。在伊势丹百货店食品部,有几种当场制作的食品,顾客可以先尝后买。在秋叶原电气街上,身穿短裙的年轻姑娘会送你一包擦手纸巾或一把塑料尺,当然,附带条件是接受一份广告……
有人说:“日本是广告的海洋,广告的世界。”果真言之不谬。
(二)
1988年日本店铺展的展品中,很大一部分是为商店陈设与服务提供的新型材料和设备。从商店的建筑材料、内外装修材料到照明设备、空调设备、冷冻设备、货架、柜台、计算机等,五花八门,品种繁多。
与欧美相比,日本商店陈设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商品陈列更开放,更接近顾客。除贵金属饰品等少数商品外,绝大部分均采用自我服务方式,分类陈列在敞开的货架上,有的还放着试用品,任顾客观赏、比较、试用。这种选购商品的方式,不仅引起顾客的兴趣和购买欲,而且为能买到称心商品而满意。
日本商业界人士认为,消费者往往把购物作为一种乐趣,因此经营者应当认真考虑商店的购物环境。为此,凡楼层营业的商店,电梯必不可缺,自动门几近普及。为使店铺更典雅华丽,红木和大理石成为风行的装修材料。一些饭店餐厅内,油画、国画、瓷盘、木雕以及其它古董常常作为渲染气氛的装帧,挂在墙上,以供观赏。
“顾客是神”。这是日本人经商的口头禅。一些百货店和超级市场,清晨开门,售货员列队迎客已成习惯。笑脸迎送,鞠躬致意,频频敬语,这种热情而有礼貌的服务,使人印象至深。
(三)
“商店是连接世界和日本的信息交叉点”。这句话,作为 1988年日本店铺展的宗旨,被印制在展览说明书最醒目的位置上。展览会上,首次汇集了欧美各国设计精美的商品400件,为参观者提供了重要信息。
随着科技进步,日本已从高度的工业社会向高度的情报社会发展,情报系统化正是流通行业革新的一个重要课题。无论是百货店、超级市场还是专门店,掌握并运用情报系统,就能掌握各种商品的行销情况,避免大量进货或进货不足造成滞销或脱销。日本工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是与他们重视经济信息分不开的。无此“顺风耳”,企业即有蚀本或倒闭之虞。
主办这次展览会的《日本经济新闻》社,对经济信息高度重视。该社综合经济数据库通过全世界的经济信息网,已收集和储存了全球从宏观到微观的250万条以上的系列数据和300万条以上的报道资料。据悉,为促进中日两国在商品流通领域的交流,今年11月份,《日本经济新闻》社与上海市国际贸易信息和展览公司将联合举办“国际商店现代化设备展览会”。届时,近百家日本工商企业将赴上海参展。可以相信,这次展览将为我国流通行业提供重要信息。
(附图片)
1988年日本店铺展一角。
白小帆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