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重建华侨大厦事出有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4-20
第1版(要闻)
专栏:

  重建华侨大厦事出有因
4月19日,华侨大厦筹建处胡小芳同志来报社说,华侨大厦1959年建成使用至今未修饰过。该大厦面积13343平方米,179间客室,没有防震措施,没有煤气管道。按规定,没有防震措施的旅游宾馆高度不得超过十米,而它却达33.63米。1976年地震后东楼已裂缝,室内上下水管道和地下管道多处漏水;通讯设备不能满足开放以后越来越多的旅游者需要。
胡小芳说,经北京市房修公司对华侨大厦勘察,如采取加固、更新内部设备办法,需4年时间,花费3000多万元人民币。全国侨联是事业单位,在无资金来源的情况下,经权衡利弊,最后全国侨联报告侨办,由全国侨务办公室、国家计委批准,资金自借自还与香港的侨乐有限公司合资重建华侨大厦。重建后高度不变,但充分利用地皮,增加楼层,面积达42000平方米、430间客房,解决抗震、煤气管道问题,更新室内和通讯设备,消除不安全隐患,更好的为国内外旅客服务。
胡小芳还说,坐落在繁华地段东四的华侨大厦自建成一直归北京市旅游局,后经多方努力,1985年才归还全国侨联。这是它唯一的一块地盘。此处客房出租率年高达95%。这次拆除重建,由于筹备处人员少,工作多,在华侨大厦原工作人员和读者中反映强烈,她将如实汇报有关部门采取必要措施,向广大读者公告华侨大厦重建原因。
(本报群工部王保元整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