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雄心难酬未竟者矢志不渝好儿男——来自世界屋脊的报告(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4-20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雄心难酬未竟者矢志不渝好儿男
  ——来自世界屋脊的报告(八)
  本报记者 张抒
步话机里一阵呜咽,要走的已抹干眼泪,送别的却泪闸大开。这是一种登山队员之间异乎寻常的情意流露,又是一种预感,撤下去的队员,登山生涯也许从此结束了。在第一、二次行军中,中方先后有3名队员被迫告别珠峰。
“回去我怎么向家乡父老交待!”
“丢人啊!”
目睹这些朴实汉子的眼泪,倾听他们的心声,感受他们离开珠峰的痛苦滋味,理解他们的自尊以及集体荣誉感,记者的心也颤抖了。登山队员之间的深厚友情已成了历历在目的回忆。
4月8日黄昏,中方主力次仁多吉带领罗则和加拉第二次上5号营地运输回来,突然想起什么似地对记者说:“在大本营,居然有人对我说,好好干,这回还有奖金。把我当成什么人!”他有些忿忿然。
无人怀疑次仁多吉的实力,但真正了解他的人可能并不多。那天,他向记者说出了一个真实的想法。由于中方减员,山上队员负担过重,他担心其他队员被压垮而失去冲击顶峰的机会。得到这样的机会也太不容易了。次仁多吉小组由于任务完成得出色,受到大本营嘉奖,但这次嘉奖不知怎么倒使他想起那件不愉快的事。他想的是怎样减轻其他队员的压力,并登上预定的高度。
4月15日,珠峰云遮雾绕,能见度很低,次仁多吉早上7点半还是带着罗则和加拉从北坳顶出发了。14点,次仁小组以6个半小时的惊人速度到达海拔8200米的六号营地,完成中方第二次行军的最后一个运输任务。罗则和加拉这两位从未到达过8200米高度的小伙子,也创造了自己的登山纪录。中方北侧队除下撤队员和攀登队长外,所有队员全部到达8100米以上高度,其中9人达到8200米的高度。
17日,中方队员胜利返回大本营,次仁多吉那被雪光刺得红肿的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罗则和加拉也兴奋得不得了。罗则说,他若有机会参加登顶,并获成功之后,他想去读书。他说:“登山也是要有文化的。”
(珠峰北侧大本营4月19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