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阅读
  • 0回复

情系南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4-21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情系南天
初秋的一天,海军航空兵驻南海某歼机团正在进行机种改装训练。只见一架架战鹰腾空而起,直插蓝天。新飞行员张加声驾机飞了几个起落后,再次起飞时,飞机突然失控,猛翻一个跟头,重重地摔倒在跑道上,不幸的事发生了……
3天后,烈士张加声的父亲张伯绥(退休工人)、母亲马钟智(职中教师)从老家四川省乐山市赶到了部队。老人望着独子的遗像十分悲痛,嚎啕大哭。
此时此刻,部队也为失去了一位年轻有为的飞行员感到惋惜。部队司令员石云生来到招待所,拉着两位老人的手,亲切而又沉痛地说:“我们没把工作做好,对不起你们。今后,你们有什么困难和要求请提出来,我们尽力解决。”张伯绥说:“首长,给您掏句心里话吧,我儿子不在了,给啥子也补不回来呀!儿子是我们的精神支柱,他牺牲了,但他永远是部队中一员,我们的精神支柱永远在部队。”听到这番话,石司令当即表示要将张加声的事迹写进该团团史。
部队考虑到两老膝下无儿无女,生活有不少困难,准备除了按规定发给他们抚恤金外,再另给一些补助费。可是,他们坚决拒绝了额外补助。
开完追悼会的第二天,两老人就提出要回家,说是在队多住一天就要多花一笔钱。临行时,许多干部战士主动前来送别。张伯绥强忍着痛苦,含着眼泪对大家说:“我的儿子是为了祖国飞行事业而献身的,他死得光荣,是我们做父母的骄傲。要说可惜,就是可惜声儿壮志未酬就去了,去得太快了!我们以所有父母的名义,盼望你们好好飞行,安安全全。”干部战士们无不为他们的深明大义所感动。
在回四川途中,需要转换车次。负责陪送的部队干部张国刚想到两老身体不太好,想等几天买到卧铺后再走,马钟智说服了张国刚,坚持乘坐硬座车走了。下了火车,张国刚叫来一辆出租小轿车,又被张伯绥退掉了,提着行李挤上了公共汽车。
到达烈士家里后,张国刚与市有关领导一起,召开家庭会,并说明了来意。听说提要求,烈士的一位亲戚捅了一下张伯绥:“你快说!你把儿子的命都搭上了,有什么要求快提呀!这不,市政府领导也在。”会上一片沉静。这位亲戚站了起来,“他不好提,我提……”乐山市政府按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准备为这户烈属调整一套新住房,调换较好的工作和补助一些医药费,谁知张伯绥当场反对。他却建议把新房子分给那些比他更困难的同志住。他和老伴仍住在原来两间不足30平方米的破旧屋里,而且还给儿子的母校买了近千元的儿童玩具和教学用具。南航政治部
王甲林 谢池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