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小企业中的一株奇葩——访意大利“农业未来公司”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4-21
第7版(国际)
专栏:意大利通讯

  小企业中的一株奇葩
  ——访意大利“农业未来公司”
  本报记者 魏崴
霏霏晨雨中汽车奔驰在意大利北部波河平原上,农田、树木、村舍和道路显得朦胧而又神秘。车子拐入田间小道,三排古朴的红砖瓦平房迎面而来。主人顺手一指:“到了!”记者甚感诧异:这些破旧的老房子就是意大利最大的生物固氮肥料生产基地——“农业未来公司”?
外观陈旧,室内的一切可是崭新的。雪白的墙壁一尘不染,柔和、微蓝的灯光照着光洁的地板。办公室、资料室、实验室、生产车间连成一体,完全是现代化设施。
“农业未来公司”是个在家庭农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兄弟企业。哥哥罗贝托是位生物学家,现年三十六岁,至今,研究人员和工人,总共才八个。
培养与豆科植物共生的根瘤菌,让它们把氮化物合成肥料供作物吸收,在实验室中已进行很久了。但是五年前意大利还没有一家生产这种生物固氮肥料的企业。兄弟二人要把实验成果转化为产品投放市场,可谓雄心勃勃。而今,一切都已变成现实,“未来公司”生产的固氮肥料不仅满足了公司所在的布里西亚省十七点五万公顷大豆田的需要,还向希腊、土耳其、瑞士、奥地利等国出口。其数量和质量在欧洲均名列前茅。
“未来公司”的农场、实验室、工厂三位一体。据罗贝托介绍,父亲给他们的一百二十公顷农田是实验基地。他们把实验室中培育的根瘤菌移入农田反复实验,研制出标准的根瘤菌固氮肥料后,便自己设计生产线大量生产。在自己实验室中解决不了的问题,便拿到大学或省的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去求教。
罗贝托还介绍道,下一步他们将是背靠高等科研机构,利
用细胞融合技术,探索把豆科植物根瘤菌的固氮基因移到小麦、玉米、水稻等植物上,也使它们可自行供肥。此举一旦成功后,现代农业,将发生革命性变化。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