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打破“铁交椅”“铁饭碗”“铁工资” 平谷县国营企业推行租赁承包经营 发展速度首次超过乡镇企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4-22
第1版(要闻)
专栏:

  打破“铁交椅”“铁饭碗”“铁工资”
  平谷县国营企业推行租赁承包经营
  发展速度首次超过乡镇企业
本报讯 北京市平谷县国营企业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全面推行了租赁经营和其它形式的承包经营,使企业开始搞活,经济效益显著上升。今年一季度与去年同期比,县办工业产值增长百分之五十三,利润增长百分之一百五十八;县属国营企业第一次超过乡镇企业的发展速度。一些企业一季度已经完成半年以至三个季度的任务。
平谷县在对国营企业包括大集体企业实行租赁承包时强调面向社会,实行“公开招标、公开投标、公开答辩、公开民意测验”。县里并为此建立了“国营企业租赁和承包经营市场”,让所有企业都在这个市场上进行竞争。结果,全县一百三十三个国营企业有一百零七个原厂长中标,二十六个企业由新的经营者租赁承包。这次跨单位、跨行业、跨所有制、跨省市参加投标的个人和小组有三十个。有的外省市科技人员租赁了这个县的国营企业,有的农民中标当了国营企业的厂长,有的机关行政人员离职到基层租赁承包了企业,有的普通工人中标成为厂长。
招标中,县里规定承包者要向企业所有者(主管部门)交纳风险抵押金。抵押金以货币为主,贵重物品和房屋等实物为辅。第一承租人的抵押金一般在三千元左右,还要有一两名保证人,保证人也要交保证金。承包者完不成任务,要用抵押金抵补。这种风险机制促使经营者当不了“太平官”。
法律机制也是在招标中不可缺少的。县里要求,从清产核资、制订标底、招标答辩、评标决标,到签订合同,交纳风险金,都要在法律公证部门参与监督下进行。合同经过公证,就把企业承包中的责、权、利、险用法律形式确认下来。全县一百三十三个国营企业承包合同,有一百二十二个经过公证。
招标租赁承包后,国营企业长期存在着干部制度上的“铁交椅”,被搬动了。原厂长投标不中,就被视为自行免职。全县有六十多名厂级正副职干部,没有中标又没被聘用,由新的经营者合理安排,没有一个到组织部门要求安排,改变了多年来干部能上不能下的旧习惯。
在劳动用工制度上的“铁饭碗”也被打破了,企业从厂级、科室到车间班组,层层由主要负责人组阁,实行“将点兵、兵选将”,定岗定员,做到优化组合。
同时对企业内部的“铁工资”也进行了冲击。县政府明确经营者有权自定工资形式和分配办法。全县有百分之八十的国营企业着手改革了工资分配制度,百分之五十的企业初步打破了八级工资制,实行了计件工资、计时工资、岗位工资、职务工资、百元产值(销售)工资含量、购销费用大包等多种紧密联系工作任务、工作质量和劳动成果挂钩的工资形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