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温州的“民间辐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4-22
第2版(经济)
专栏:

  温州的“民间辐射”
  新华社记者 黄国文 刘振贵
在许多人眼里,浙江温州富得流了油。其实,温州也有“第三世界”,就是那些偏僻闭塞的山区半山区。不过近两年,原属“第三世界”的不少地方,也快步富了起来;冒尖者,富裕程度已接近沿海“第一世界”。
我们采访时发现,有些贫困地区富得快,主要是“民间辐射”创造的奇迹。
这种“民间辐射”,我们姑且叫它“雇工媒介辐射”。沿海富起来之后,当地劳动力的成本也“贵”了。这一带的私营企业主就把眼光投向贫困地区以寻找廉价劳动力。结果,“无心插柳柳成荫”。这些私营企业客观上成了一所所“致富培训班”。许多来自贫困地区的雇工在这些“培训班”里接受了商品经济的熏陶和训练,很快变成了懂生产、善经营的能人。羽翼一丰满,他们就辞别“老板兼老师”,回到家乡,自己挑头当起了
“老板”。他们就像一座座“电视差转台”,把发达地区的商品经济意识、经营管理经验和生产技术辐射到了贫困地区。
在平阳县腾蛟镇,我们亲身领略到“民间辐射”的巨大能量。这里海拔500多米,人均耕地0.35亩,一直单打一搞农业,长期吃东北调来的玉米、高粱。1976年时,人均收入还不足80元。而近两年,下山帮工的人纷纷“毕业”回乡,镇上很快冒出数百家小型工商企业。1986年,全镇工副业产值猛增到2000来万元,人均收入增加到600元。腾蛟,成为远近有名的新兴富镇。
哪里下山当雇工的人多,哪里家庭工业、私营经济发展得就快,哪里脱贫致富的步子也就跨得大。这在温州落后地区似乎已成为一条规律。而这种“民间辐射”,又和沿海发达地区商品经济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的演变密不可分。塑料编织袋,以其生产技术简单、成本低廉和市场容纳量大的特点,最早成为瑞安市沿海平原地区农民的“聚宝盆”。后来,这里农民的眼光高了,开始转产盈利更丰的新产品和出口商品,编织袋加工业务就由受雇于这里的人带到了周围的半山区,不久又扩散到平阳、苍南、文成等县的贫困山区。一批新的编织袋加工专业乡、专业村在山区兴起。平阳县的两个区,1984年只有少数下山当雇工的人带回了个把台编织机,现在已拥有7500台加工机。仅此一项,当地农民一年就可增加收入近千万元。
“民间辐射”无需“官方”采取行政手段来维持,完全是民间自发的经济行为,但却产生了神效,个中道理很简单——它符合商品经济发展规律。辐射力完全出自作为“辐射源”的沿海私营企业、作为“辐射载体”的雇工以及作为“辐射对象”的贫困地区三者内在要求。
由于“民间辐射”和雇工现象紧密联系,因此遭到了一些非议。按照传统观念,扶贫要讲“风格”,脱贫要讲“志气”,贫困地区要翻身,应当依靠当地领导的组织,要立足于“自力更生”,不该当雇工、挨“剥削”。
党的十三大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通过大力发展商品经济的途径达到发展生产力的目的。以此为标准衡量,“民间辐射”确实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有利于偏僻地区脱贫致富,不但不应受到指责,而且应该大力肯定和鼓励。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