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有感于农民进京找技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4-22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编余短论

  有感于农民进京找技术
  叶伴
北京白石桥路有间绿色小屋,天天门庭若市,顾客都是农民。开业两个月,接待农民六千人。这里不卖彩电,不售百货,卖的是技术。小屋里是民办的四海农村技术开发研究所。
多少年来,从中国农科院、省农科院到县农科所,愁的是什么?许多科研成果没人要,年年都要派人下乡搞推广,往往贴上种子赔了钱,收效甚微。这几年农村改革,农民真正成为生产的主人,学技术、“抢财神”一时成为新风尚,从技术找农民到农民找技术,是历史的进步。
然而,在农村技术市场上,我们有多少适用技术提供农民选购呢?许多地方的县农科所、乡农技站已经难以满足农民的技术需求了。农民千里迢迢赶到京城求技术,是一个重要的信号。它至少提醒我们两点:一是各级农科机构要迅速把科研的重点转移到农村商品生产适用技术的开发上,改善技术商品的供应状况;二是农科人员不妨走出高楼深院多办几个农村技术开发所,让绿色小屋遍布全国,最好直接办到乡下去。总让农民千里迢迢进京找技术,不是长久之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