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中日民间人士的又一次盛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4-27
第7版(国际)
专栏:

  中日民间人士的又一次盛会
  本报记者 冯朝阳
时隔两年之后,中日民间人士会议的代表们又在春意盎然的北京城重聚,于4月28日隆重举行第四次中日民间人士会议。会议将围绕“世界形势和中日关系”这一主题,共商促进两国友好合作大计,同时在畅所欲言、加深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寻求解决两国间现存问题的途径。
中日友好协会会长、此次会议中方代表团三代表人之一孙平化在他的办公室里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这次会议是在一个很有意义的时刻举行的。今年恰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10周年,日本外相马上就要在5月初访华,竹下登首相将于8月来访,李鹏总理也愉快地接受了访日邀请。因此,现在两国民间人士就双方关心的问题充分交换意见,就可以为两国领导人互访铺平道路,休现出以民促官、官民并举发展中日友好的多渠道作用。”
他还指出,目前中日关系总的方面是好的,但总是有些疙瘩,主要是近两年来日本方面少数人制造了一些人为的障碍。举行中日民间人士会议的目的就是在发展友好的前提下,不回避问题,促进双方真正的相互理解。他强调说,在发展中日关系过程中要注意这样一种偏向,即强调友好时便忽视或掩盖存在的问题,而问题暴露后又走到另一极端。两方面都不能讲过头话,否则不了解具体情况的一般群众就无所适从。尤其是在发生一些问题时,一定要弄清其根源所在,不要造成两国国民间的对立情绪,影响中日友好的大局。
孙平化坦率的谈话,不仅对如何看待当前的中日关系很有启发,也道出了中日民间人士会议的特色。
就此问题,刚刚抵达北京的日方代表团三代表人之一伊东正义在他下榻的西苑饭店对本报记者说,日中民间人士会议自1982年以来每隔两年举行一次,就日中关系中的政治、经济、科技和教育文化各方面问题以及世界形势进行活跃的讨论。由于和政府没有关系,双方代表可以自由地交换意见,寻求相互理解。这也是这次会议的目的。当记者问他对日本近几天发生的一件涉及到中日关系的事情时,他笑而不答,说:“明天吧!在明天的开幕式上我会说的。”看来,明天他的基调报告中可能还有原来讲稿中没有的“新闻”呢。
据悉,参加这次中日民间人士会议的日方代表团有58人,由自民党总务会长、前外相伊东正义,前众议院副议长冈田春夫,原子力委员长代理向坊隆为代表;中方代表团52人,由国际问题研究中心总干事宦乡、中国人民对外友协会长章文晋、中日友协会长孙平化为代表。
前三次中日民间人士会议,已经为发展中日友好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得到两国政府的高度评价。人们相信,这次两国各界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众多“智囊”人物会聚一堂,必将为增进两国多方面的合作、建立更加稳固和成熟的中日关系,作出新的贡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