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沟通,产生了奇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5-03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沟通,产生了奇效
本报记者 赵相如
城市里有的是科学技术人才,可是往往英雄无用武之地。农村里特别是乡镇企业急需技术人才,却常常是难以如愿。多年以来,互相封闭阻滞,一方白白地浪费了可贵的青春、锐气和才智,另一方却苦守着贫困、落后和愚昧。然而,两者一旦沟通,就好像火药引爆,会产生极大的能量,产生令人难以相信的奇迹!
二年多前才建厂的浙江海宁电子元件厂,开初缺少资金,更乏人才,厂址是在一片坟山里。厂长潘广通比人家棋高一着,他去找有关的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科委,借那儿的科技人员的脑袋来充实自己思维的入库量。专家们见他诚心诚意讨教,便告诉他一个信息:目前彩电行销,大都是进口货;国产彩电肯定会波浪形地推进生产。何不去制造其中一个零件,比方说彩电磁芯,取代国外进口?潘广通一琢磨,言之在理。便找到华东计算所,花了1.2万元买来这项新技术。经过100多次试验,产品出来了。现在年产彩电磁芯235万副,相当于全国彩电配套所需量的12%,成了浙江省的定点生产厂。
目前,他们已与上海科技大学和原电子工业部32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建立横向协作关系,经常有8名工程师、专家在这里进行技术指导。
最近记者到这家乡办厂子去看看,厂房已初具规模,又在建一新车间。现有职工141人,已经拥有固定资产180万元,去年实现利润126万元,劳动生产率达到3.1万元,交国家税金42万元。毕竟建厂才二年呵!潘厂长对记者说:“企业靠产品,产品靠质量,质量靠技术,技术靠人才。只花二年时间,一个乡办企业由穷光蛋变成百万富翁,就是靠这个诀窍!”
乡镇企业家对科学技术人才的重视,某些方面要着实超过一些国营企业的领导。他们很清楚,没有这些宝贝疙瘩,乡镇企业就无法生存、发展,更谈不上在市场上参与激烈的竞争并站住脚,自然也无法搞出高档的优质产品。于是,这样的契机出现了:乡镇企业家不惜重金去聘,一些科技人员从事业出发,抛开世俗的一切,去到乡镇企业大展宏图。一沟通,双方有利。嘉兴市郊区中华化工厂是个村办企业。原先引进生产檀香,年利润9万元,可是好景不长,市场一饱和,销售就从顶峰跌入低谷。厂长朱贵法对记者说:“一个企业,特别是村办企业靠一个产品想长期生存下去是不可能的。必须靠科学技术,靠人才,不断开发更新产品,才能稳定持续地向前发展。”
决心一下,他出远门去攀“高亲”,奔走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之间,聘请了化工香料行业的5名工程师作为厂里的业务顾问。从厂房设计、设备添置、安装、投入生产,全部借助这些业务顾问搞起来。后来他知道上海某国营大厂一位王工程师有几项科研成果。一直未能形成生产能力。朱贵法找到这位工程师:“我那儿有的是天地,为你提供一切方便!”
王工程师的心被说动了。果然,在他的全力协助下,厂里很快开发出了天然樟脑粉、黄樟油、桉叶油等市场上的紧俏商品,远销至西欧。不久,他们又根据市场需要,研制开发了“敌克松”高效低毒杀菌农药,填补了全省空白,药一上市就供不应求。“敌克松”上市后,他们又搞出芳樟油、麝香F单体香料、香兰素。一个村办企业,去年产值501万元,获利115万元。特别是麝香F,在省级鉴定会上,专家们认为是国际上的首创产品,获得省科技进步奖。
王工程师在这家村办企业里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了,不可缺少了。原来的厂子要他回去,他坚决不回去了。朱贵法对王工程师说:“眼下一般人总认为国营有保障,看病、退休、劳保,旱涝保收。我们村办企业虽有风险,但生产搞好了,也一样有,不比国营差一点。为了免除你和你一家人的后顾之忧,这5万元的存折给你,由你使用。这样就不用担心年老之后的事了吧!”王工程师非常激动。他对记者说:
“现在我有了用武之地,我的一些科研产品设想很快就可以变成现实。”朱贵法对记者说:“看起来给他一个人5万元,是吓死人的事。可是有了他,我厂里一年赚了100多万,他不过得了个零头,我们村里得了大头,还养活了410个工人,他怎么不应该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