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稳定油价的一次有益尝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5-03
第6版(国际)
专栏:

稳定油价的一次有益尝试
顾玉清
在维也纳刚刚结束的欧佩克成员国和非欧佩克产油国间的联席会议,是非欧佩克产油国作为一个集体与欧佩克进行首次对话。这次会议虽未能达成一项共同协议,但此举作为稳定油价的有益尝试,引起了国际石油界的瞩目。
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间的这次重要对话,是在石油供求关系进一步恶化的背景下进行的。自去年年底以来,油价态势从缓慢反弹转入下滑浮动。去年每桶原油的最高价格曾一度回升到18美元上下。今年第一季度,油价几乎是直线下落,大大低于欧佩克规定的每桶18美元的官价。3月份,欧佩克的石油价格平均降到每桶13—14美元,北海布伦特油价也跌至每桶13.75美元。专家们惊呼,油价形势再度临近“崩溃”,如不采取紧急措施,1986年每桶原油跌到10美元以下的悲剧有可能在1988年重演。
导致油价下跌的主要原因是:首先,1986年的“油价战”使西方国家获利甚多,以低价储存了大量的石油,从而对市场石油需求量相对减少;其次,欧佩克成员国曾在1986年12月签定了减产保价协议,但至今难以完全履行,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的超产出口现象仍在继续;另外,世界石油现货和期货市场上牟取暴利的投机活动,有时也对油价下跌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今年年初以来,美国、日本和西欧等工业发达国家对石油需求量有所增长,但增长十分缓慢。
当前,欧佩克的石油日产量为1750万桶,而非欧佩克产油国的日产量已达2800万桶。石油市场的这一转折性变化,决定了欧佩克必须与非欧佩克产油国加强合作,共同减产,才能稳定石油市场,促进油价回升。
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也都从石油市场的剧烈动荡的教训中,充分认识到双方协商对话的必要性。此次对话之前,一些非欧佩克产油国已在墨西哥和挪威举行会议,商讨阻止油价下跌的措施。这次应欧佩克成员国之邀,7个非欧佩克产油国
(即中国、马来西亚、安哥拉、埃及、墨西哥、阿曼和哥伦比亚)欣然参加了维也纳联席会议,并一致表示愿在促进油价回升方面与欧佩克合作。这一真诚的合作态度受到了欧佩克成员国代表们的高度赞赏。
与会期间,非欧佩克产油国的代表们主动提出了一项建设性的建议,即只要欧佩克成员国以同样比例减少石油产量,他们就在5、6两月将各自的石油出口量减少5%,约20万桶。但欧佩克内部在如何削减原油产量问题上仍存在分歧。沙特等国认为,只要欧佩克严格执行原有的限产协议,停止超产售油,油价即可回升。另一方面,在确定欧佩克减产幅度上,沙特等海湾四个产油国建议每天减少20万桶,并由各成员国均摊减产份额。阿尔及利亚等八个成员国则建议每天减产30万桶。欧佩克内部在与非欧佩克产油国协同减产问题上无法一致,致使在5月2日结束的欧佩克部长级协商会议上,对非欧佩克产油国的积极建议未能形成一致的答复意见,但会议表示非常重视和“将继续同非欧佩克产油国讨论”这一建议。
尽管如此,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之间的对话将为石油市场供方两部分进一步合作开辟道路。从世界石油供求关系的宏观角度看,石油产量的增减直接牵动着油价的涨落,多产油不一定能多收益,这是人们必须正视的规律。然而,在“石油市场参与者”日益增多的今天,欧佩克和更多的非欧佩克产油国加强合作与协调已是大势所趋。大多数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同属发展中国家,它们间协商对话不仅可以推动南南合作在一个重要领域中向纵深发展,而且将对未来的石油市场和油价趋势产生积极影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