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阅读
  • 0回复

迎风小树长得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5-07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都来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

迎风小树长得壮
新华社记者 张持坚 曹永安 李德润
美国有几位心理学家,对1528名智力超常的儿童进行了持续长达50年之久的追踪研究,结果表明,他们取得的成就有大有小,而成就的大小,非智力因素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凡是有恒心、有进取心、有自信心、又能百折不挠的人,取得的成就最大。
这是一份读来使人颇受启发的研究材料。
“现在的孩子聪明,但是不如五六十年代的孩子抗‘摔打’。”这是我们不时听到的感叹。
一个学习成绩很好的中学生,突然得了精神分裂症,一查病因,原来他以为这回考试一定能得第一名,结果差几分,得了第2名。
一个小学3年级的女孩子做错了事,爸爸、妈妈批评了她。没想到,她一转身跑到宿舍楼上,把半个身子探出窗外,威胁说:“你们再说我,我就跳楼!”
学生自杀的悲剧确实比以前多了,从留下的“日记”和“遗书”看,有些原因简单的令人难以相信。一位小学教导主任告诉我们,有个4年级的女学生,因为作文考试成绩不及格要留级,回到家里,就偷偷地喝了“敌敌畏”。幸好被邻居发现,送到医院救过来了。事后问她为什么这样做,她说:“留级多丢面子……”
当然,这些事情是个别的。但是,独生子女占大多数的这一代中小学生感情脆弱,经不起挫折,受不了委屈,像温室里的花朵磕碰不得,却带有一定普遍性。它反映了这些年我们在重视对下一代进行智力开发的同时,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拿劳动来说,无论在家庭,还是在学校,已经和学生离得比较远了。有一个小学生,带着妈妈给的一个煮熟的鸡蛋到学校,想饿了当点心吃,可放学回家又把鸡蛋带回来了,她对妈妈说:“这皮怎么剥呀?以前吃鸡蛋都是你给剥好的。”还有,为社会和他人服务的公益活动学校也很少开展了。
至于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顽强的毅力、作风培养,在许多学校和家庭还没有摆上“议事日程”……
而这些,实在是忽视不得的!
孙幼忱,一个60年代的中学生,双腿残废,靠拐杖行走。可他不悲观,学会了写小说,已出版了十几部作品。为了锻炼身体,竟然还学会了游泳。现在他是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回顾走过的路,他很感激学校对他性格的培养。他说:“那时学校组织的各种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和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的风气,对我乐观、坚定的性格的形成,起了积极的作用。”他体会到:一个人要有所作为,仅有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不怕挫折,勇于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一些家长和教师已经注意到这一点。他们告诉记者,搞改革开放,为下一代的智力开发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但同时要看到,改革开放也使我们的社会竞争激烈,不再风平浪静。为了这一代“宝贝”的独生子女能在未来的社会里经得起风雨,他们呼吁学校把非智力因素教育纳入日程,也呼吁社会各个方面都为之出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